第十章 平西三策(1 / 2)
两人目的已达,接下来的话题自然便是围绕着西疆即将到来的战事而展开,如今两个人已经把李思业抬到和他们一样的高度,因此每每语气中都带了一些请教和探讨的意味在里面,这让李思业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也就是古代男子普遍都成熟早,如果放到后世,谁能把一个初中生的意见当成一回事儿,更何况是跟两位相公讨论军国大事了。
后世的人总是说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说什么外国人在这方面要比我们做的好很多,却不知古人早在千年前就已经是学用并举,不然哪有我华夏那么多的少年天才,而论语的开篇第一句又怎么会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圣人老早就提出了学而致用的观点,并且将这种思想写在了极为重要的开篇第一句。
最为可气的是,如此重要的一句儒家总论居然被后世的那些砖家叫兽给曲解成:学习使我快乐?神他娘的学习使我快乐,这不是狗戴嚼子胡勒吗?对于学那些枯燥乏味的东西老子学的一点儿都不快乐,如果孔子知道有人居然如此歪曲他的微言大义,不知道圣人的盖板会不会压得住。
范仲淹详细的给李思业说了一下目前的李元昊动向和宋军的大致情况,而韩琦则是在一旁作为补充,李思业听得极为认真,毕竟后世从网络上和书本上看到的那些东西,他也不敢保证有多少是真的,这可是真正的历史时期,而不是书上说的那些演绎。
如今既然已经答应了两人要帮着参展军机,那势必要了解清楚如今敌我两军的形势和布局。
后世评论这场战役时常说,好水川之败不是阵前的士卒不够用命,也不是领兵的将领不够武勇,更不是什么武器装备若于西夏,实在是宋军这边的指挥太过于拉跨,毕竟如今在战场上领兵的那些将领都是没有读过多少兵书的人,让他们当个冲锋陷阵的先锋官还勉强可以,但是让他们与李元昊正面交锋那就差点儿意思了。
再加上宋朝那草蛋的武将每三年必换防其它地方,因此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尴尬局面,这也在极大的程度上削减了宋军的战力。
更何况还有张院与吴昊两个带路党的存在,这两个家伙以大宋子民之身,在殿试无望的情况下居然直接去西夏给李元昊做了马仔,他们虽然是德行有亏并且行汉奸之事,但正是这样的人才是满肚子坏水的存在,宋军中那些满脑子肌肉的兵鲁子又如何能算计得过他们。
最为要紧的是宋军的经略相公们从来都是在后方遥控指挥的,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倏忽间便是攻守转换,这个时代又没有电话和视频通讯设备,等他们知道了战场的情况再做出反应之后,早他娘的晚三孙子了。
种种条件叠加在一起,才会让李元昊嚣张至今。
对于这样的指挥体系李思业只能表示呵呵了,如果在这种状况之下还能打赢的话,那绝对是老天爷对大宋的眷顾了。
李思业装模作样沉思了好久之后才说道:“我这里有三策,不知两位相公可愿听否。”
这货努力的在脑海中回忆着唐老师扮演的诸葛亮做派,想要摆出一副未出茅庐先定三分的运筹帷幄,可下巴上光板没毛,怎么看都有些滑稽的感觉。
不过范韩二位相公都是厚道之人,非但没有感觉这个小子在装叉,反而是坐直了身体,一副标准的庭前议政模式,这种颇具仪式感的动作让李思文心中小小的得意不已,这才是穿越客正确的打开方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