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下一站、京师(1 / 2)
鞑子第二日攻城,刘晋又成功守住了城池,刘晋在次报捷、并且求援——刘晋说鞑子攻城甚急,久守必失,让朝廷增派援军。
蓟州接连三日报捷后,崇祯一面下旨让辽东大军尽快出战、一面让通州守军和南京锦衣卫出兵驰援。
王鹏君虽然把鞑子运送大量火炮入关的消息告诉了崇祯,但内阁依旧不相信王鹏君的判断,温体仁甚至认为王鹏君是在找借口拒绝驰援,所以圣旨的旨意越来越严厉。
“大人,鞑子攻城并没有尽力。”凭祖大寿对鞑子的了解,鞑子攻城不会打得这么拉跨。
“这已经是陛下的第五道旨意了。”刘策和袁崇焕不同,他对辽东诸将的控制力是比较弱的,祖大寿、吴山桂等将门子弟并不怕他。
“蓟州守军打得这么好,依我看,迟几日驰援也不会有城破的危险。”吴山桂开口答道。
“可以先派骑兵出击,骚扰一下鞑子的大军,让他们不敢全力攻城。”祖大寿想了一下后、还是做出了妥协。
祖大寿已经被崇祯记在小本本上了,所以吓得都不敢入京。
“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刘策看向其余的将领。
朝廷这两年对辽东也大方了一些,拨了不少饷银,所以辽东这一次还是比较积极的——来了六万大军,号称十万大军。辽东之所以积极驰援,自然是为了更多的饷银!
除了辽东外,刘策还从保定、顺天等地征召了八万大军——实际有五万左右。
“督师说打那,未将就打那。”一名副总兵开口说道,紧接着又有一些总兵、副将、参将响应。
“先派一万铁骑试探一下鞑子大军,然后集结三万大军朝蓟州方向前进二十里结寨。大军不主动攻打鞑子大营,但要让鞑子随时感觉到我们有主动进攻的决心。”刘策说完看向祖大寿和吴山桂。
祖大寿之所以积极驰援京师,主要是为了缓和与朝廷的关系,所以迟疑了一下后,祖大寿也选择了听令。
祖大寿和吴山桂都不知道蓟州和通州守军的具体情况,所以在他们看来,主动防守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打一打的——由于饷银给得比以往多了许多,所以辽东军这两年的装备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前些年精良了许多。
王鹏君窝在天津不动,蓟辽的大军又阳奉阴违,气得崇祯暴跳如雷。
当崇祯收到皇太极写给王鹏君的信后,崇祯第一时间便想让锦衣卫去天津拿人,多亏温体仁劝阻,才让崇祯放弃了这个想法。
在温体仁看来,王鹏君可不是袁崇焕,若崇祯冒冒失失去拿人,搞不好他就真反了。
洪承畴和卢象升接到朝廷的旨意后,都第一时间放弃了围剿叛军。两人的大军身处战场,想撤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得知鞑子二十万大军入关后,两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分批撤离战场的方法。
两人安排悍将殿后,自己则领着数千精锐紧急驰援京师。
蓟州形势一片大好,洪承畴和卢象升的军队五日后就能赶到京师,崇祯对把后金堵在蓟州的计划信心十足。崇祯一方面派遣使者催促南京锦衣卫尽快驰援蓟州、并且督促辽东的大军主动攻打后金大营,另一方面则从京营抽调了大军驰援蓟州——京营出动两万大军驰援蓟州,号称六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