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川东捷报(2 / 2)
“哈哈,李玉,你来将奏折上的内容大声说出来。告诉朕的文武公卿们,朕给这天下挑选了一个怎样睿智的继承人。”
高兴的乾隆,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李玉,话语中那容易给人错觉的涵义不减反增。
给了文武官员一种,嘉庆只要一回京城,他乾隆就会将全部权利让给嘉庆的错觉。
满朝文武之中,除了刘墉,福长安,鲁班,严嵩,军机大臣和各部尚书这些跟着乾隆很多年的人,因为知道嘉庆无论表现的再怎么好乾隆也不会放权的人面色不变之外,乾隆晚年进入朝堂的人面色上有了很明显的变化。
有的仿佛是大权将握的欢喜,有的则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将失去权利的耽误,有的则是在考虑要不要改弦易张的狡诈。
李玉得了乾隆的吩咐,在乾隆手中接过那本记载了川东捷报的奏章,用尖锐的声音大声念诵了出来。
“儿臣永琰,恭请皇阿玛圣躬安。
儿臣入川以来日夜学习兵法韬略,白尚书见儿臣之奋进让儿臣镇守川东,以防止大军入川过深被白莲教判贼切断后路。
未曾想白莲教于川地扎甚深,得知儿臣在川东城后,为了换区与朝廷谈判的条件,意图以十一万大军生前儿臣。
十一万大军人头涌动川东受为,索性白尚书,刘文二位总督早有预料留六万军队于城中。
朝廷军队师乃卧虎藏龙之所,儿臣发现一奇才,无论是韬略还是武功,以儿臣之见其皆不输于福康安大人之下。
儿臣慧眼识人,将城中防御尽数托付,于儿臣亲临城墙之上细查贼匪军队。
喜察十一万叛贼受裹挟无辜百姓高达半数,为了儿臣更是连夜行军不曾休息。
劳师远征人困马乏,儿臣以兵法之学与众将军共论,虽有弃城不顾远去之论,也有据城而守趁势而攻之策。
念及城内数十万百姓,父皇以民为先之教导,儿臣背天下祖宗与社稷,弃自身安危于不顾排除万般,执意城内全部士卒倾城而出为战。
又以金银土地为诱饵,诱导白莲教叛军内受裹挟的百姓临阵导戈,意图内外夹击之势一举镇压来犯白莲教来犯乱贼。
幸甚,儿臣有天下祖宗社稷父皇庇佑,计策虽浅显战果却斐然,十一万白莲莲叛贼或是临阵倒戈,或是投降,或是死亡,或是俘虏尽数收于川东城内。
更是擒拿此次来犯的白莲教统帅,白莲教陕西分舵舵主白严虎,此次战事中朝廷军队虽然有所损伤,但是在白莲教叛贼中也得到了补充,川东城守卫儿臣的守军已经有了十一万人。
特意禀报父皇,儿臣于川地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儿臣的安危父皇不必担心,有朝廷的精兵良将儿臣有信心一举镇压川地的白莲教总坛。
不过在此事中,儿臣许出了大量的白银和田地,故而在此请父皇与满朝文武诸公商讨此事并于定论。”
厚厚的奏折上被写满了文字,嘉庆用简单的话语将入川后发生他身上的事情详细的讲了出来。
听着家庭的这份奏报,有着上过战场经历的文武官员纷纷议论起来,在这行行字字之间他们发现嘉庆在这件事情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让他们改观了心中这位皇帝登基了四年还没有掌控权利的印象,本来以为这是一个被太上皇扶持上来仁君,今日一听这可真是一个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文武双全的皇帝,这让几个官员那动荡的心更加活跃了起来。
“天下有万岁爷,真乃天下之幸事,真乃社稷之幸事,真乃朝廷之幸事,真乃我等满朝文武诸公之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