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这天下的捷径岂是为寒门所开!(2 / 2)
楚瑶抬手准了。
杨牧拱着手,朝登闻鼓院使王卿道:
“草民有一问,敢问王院使,这登闻鼓院自天圣年间设立,初衷为何?”
王卿微微皱眉,见一个秀才也敢质问自己,很是不悦,但女皇在前,不能表现,淡漠回应:
“自然是广开言路,申诉蒙冤,陈言利害。”
“既然如此,王院使敢说自己上任以来,所作所为问心无愧吗?”
王卿脸色微变,冷哼道:“此言甚是滑稽,本使自受任以来,夙夜忧叹,恐陛下的托付不能完成,时常忙到半夜才歇息,不敢懈怠,当然是问心无愧。”
杨牧听到这,眼睛眯起,语气严肃道:“那为何王院使对待鼓院事务不能一视同仁?”
“那进士,你查不得,一介秀才,不愿查,草民敢问一句,您是在替谁当差?!”
“这登闻鼓院之设立,难道不是为了让穷苦无门之人,在无助绝望时,能够有一个直达圣听的机会,有冤可诉。”
“有蒙冤的寒门学子,只为功名翻身,期盼暮登天子堂,逆天改命,但你,给过他们这个机会吗?!”
王卿的神色很阴沉,开始变得极为难看。
“王院使可好,一口一个置之不理,一口一个滑稽之谈...”
眼见杨牧开始怒怼王卿,周围的部分官员看不下去了,一位年轻一些的蓝色官袍官员冷声道:
“放肆!”
“一介白衣,也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
“科举舞弊案已结,你仍要查案,那便查,不管查还是不查,王大人都自有论断,还轮不到你一个秀才来批评!”
秦尚书一副年迈模样,也是劝道:“是啊,或许王院使只是太忙了,忽略了你这一个案子,并非是真正有意为之,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为国为民,你不要太咄咄逼人。”
杨牧看向秦尚书,见他朽木老矣的模样,并不打算客气。
“好一个为国为民。”
他目光炯炯问道:
“秦尚书不愧是一朝尚书,所言令人敬佩不已,时刻把百姓放在嘴边。”
“只是这张口百姓,闭口百姓。”
“敢问秦尚书一句,您可知一斤米需要多少文钱吗?”
声音响起,一时之间,朝堂所有人不由将目光看向杨牧。
尤其是龙椅上的女皇楚瑶。
“不知。”
秦尚书看了一眼杨牧,他本想不回答,但看了看头顶的楚瑶,还是淡淡回了一句。
倒不是不想回答,而是真的不知道。
“那你知一个肉包多少文吗?”
杨牧继续问道。
“不知。”
秦尚书皱了皱眉,很想沉默不语,但还是给予回答。
“那一匹麻布多少文,您总该知道吧?”
杨牧笑问。
这一次,秦尚书没有回答。
而是一旁的官员直接呵斥道:
“大胆!”
“秦大人乃是三朝老臣,你如何不尊敬他老人家,也就罢了,还在这里扯一些有的没的,这些民生大计乃是户部负责的政务,你一个民间来的刁民,在这里卖弄不觉得可笑吗?”
此言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一旁有不少官员都反唇相讥道:
“我看他啊,就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秀才,没有官身,才借着科举舞弊案的钩子想要一个功名出身。”
一个中年官员嘲笑道:“想要功名多简单,我大周政通人和,除了科举之外,还有恩荫、举荐、行卷三种方式可以做官,为何要在朝堂胡搅蛮缠。”
听到那位年轻官员的回答,杨牧不由冷声笑道:
“张口百姓,闭口百姓,却连百姓基本的食盐,穿衣,粗米都不知晓。”
“尔等有什么脸皮将百姓挂在口中?”
“你们,才是最可笑的人吧?”
杨牧此言一出。
这一番话说出,令整个朝堂彻底安静。
尤其是龙椅上楚瑶,凤眼眸子里更是露出惊讶意外之色。
杨牧转过头,不再看他们,而是朝楚瑶,鞠躬拜道:
“陛下,圣人有言:‘凡利其事,必先知其事’,若张口闭口都是百姓,可连百姓基本的吃穿都不知情,这不是纸上谈兵,徒增笑话吗?”
“再说了,你们口中的那些捷径,天下的那些捷径,岂是为寒门所开!”
杨牧望着满朝诸公,冷眼质问。
愤懑之言不断在大殿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