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死士传信(1 / 2)
第84章 死士传信
毋丘兴小心回答:“将军,凡战,必有目的,将军此战,目的为何?”
吕布听到这个答案,抬头认真观察毋丘兴。
这个姓氏稀奇的杂号将军果然不一般。
不只能临阵调兵,还颇有大局观。
换一般杂号将军,哪会想这些?
上司让打谁,那便打谁。
听上司话就是一名合格将军。
可这个毋丘兴,却能说出“凡有战,必有目的”这种话。
文武全才。
想到此处,笑呵呵追问:“毋丘将军观我行事,可知我目的?”
毋丘兴更加小心:“属下……”
“请畅所欲言。”
毋丘兴深吸一口气,正色回答:“属下对将军知之甚少,但观将军行事,矛盾重重,如意在并州,何不直接北上?
“如意在朝廷,为何又请封并州牧?又迁士卒民夫与百姓北迁?”
“如此反复,必然有缘故,属下猜测,或为李儒之才。
“将军骁勇善战却少谋略之士,得李儒之助,可使将军如虎添翼。
“救下李儒之后,将军修改战略,留人坚守潼关,又出其不意奔袭北邙山,显然意在全歼西凉军,重归洛阳,意在朝廷。”
说到这里,朝吕布行礼:“属下斗胆,请将军赎罪。”
吕布盯着毋丘兴。
目不转睛。
心里却万分感慨。
毋丘兴之才,一次又一次超出他的想象。
能得毋丘兴,是他之幸。
可惜,毋丘兴还未认他为主公。
还需努力。
这一战,要收三河骑士之心。
更要收毋丘兴之心。
毋丘兴这般人才,能文能武,比李儒贾诩更能独当一面。
至少可为一郡太守。
思量至此,不动声色地追问:“若我意在洛阳,该如何行事?”
毋丘兴见吕布不生气,略微放心,继续回答:“将军若意不在洛阳,此时抽身而走便可,回温县,回并州。
“若将军意在洛阳,则需数场大胜以扬将军之威,救百姓乡绅与天子于危难之际,使其知将军之善战,如此解洛阳之围后,率大军浩荡入城以震慑百官,威加朝廷,而后再图更上进。”
吕布听得眉毛直跳。
这毋丘兴,怎么感觉比李儒与贾诩也丝毫不差?
尤其这种种行事,更和他胃口。
“大军浩荡入城以震慑百官”更让他心痒难耐。
这气象,比董卓入洛阳之时更威武。
他深羡之。
可是,如此一来,与既定“囤兵并州坐待时机”之战略相违背。
囤兵并州,把洛阳扔给郭汜李傕等人,重演前世长安之乱。
他不但可于并州积蓄力量,还可引司隶难民迁入并州,以壮并州人口财富。
此战略胜在稳妥,哪怕最后一无所获,也可稳居并州做一方诸侯。
但此时入洛阳,则必然要走董卓老路,即便采纳李儒娶宗室女缓图天下之策,也必然要面临关东士族之讨伐。
袁氏绝对不允许他横刀夺江山。
然而,此策虽激进且危险,有成天下公敌之隐患。可若成功,则可节省数年时间,直接跃升为天下最强诸侯,没有之一。
届时,有朝廷在手,有文武百官在手,便可行“奉天子以讨不臣”之策。
而且,他将会有两位小皇帝在手。
刘协在明,刘辩在暗。
若大事有变,也有刘辩作后手,可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