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1 / 2)
“哼,楚凡,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啊,把他给我绑起来。”
“别别别,李公公,行行行,是我书房里的,我认了。”
楚凡清楚的很,这封信肯定是有人故意陷害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既然能摆在东厂的桌子上,那东厂一定要把这玩意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所以,你不承认,那就打,上刑,打到你认为止,最后的结果就是,你挨一顿打,奄奄一息,最终还是被别人按住画押认账,东厂的手段,那可
不是闹着玩的。
为了不受皮肉之苦,楚凡啥也不说了,认账。
“认了就好,那谁给你送信的?”
楚凡简直是哭笑不得,特么的认了就算了,还要让我编故事。
“公公,那您觉得谁给我送信合适?”
“那就是金军的探子送来的吧?”
“好好好,那就是金军的探子送来的。”
李斯很明显,对自己的办事效率非常自信,脸上开了花一样,继续道:“然后,你就故意安排藏兵和甘州卫在大同按兵不动,你到宁远假意战退金倭两军,取得皇上信任后,再等待倭奴攻击山海关,你带兵驰援,让大同门户洞开,最后进攻京城,是这样吧?”
“额,说真的,公公,凭我这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这么好的计策我都没想出来,还真的是天衣无缝呢。”
“别废话,就问你是不是这样的?”
“行行行,您随便写吧,我给您画押就行了。”
很快,一道楚凡率兵造反,蓄谋带领各路人马进攻北京的审问笔录就制作完成了,楚凡亲自签字画押。
内容如下:
兹腊月三日,东厂副提督太监李斯,着牛三强、李平二人收监犯人楚凡,在东厂卫大牢提审。
经提审,楚凡交代,其一直和李如柏狼狈为奸,私信联系,密谋和金军,倭军共谋造反。故主动将戚家军调回宁远,并调集亲信部队往大同布防,之后与叛将李如柏密谋故意在宁远假败敌军,之后再假意追击敌军,调走戚家军,以让出宁远,使敌军在大同和其亲信军队汇合,再从大同南下,对朝廷不轨。
其假意申请亲自去宁远,实则是去私会小西行长和叛将李如柏,并想在事情败露后逃避朝廷缉拿。
楚凡窝藏祸心,身为朝廷命官,吃朝廷俸禄,却不思忠君之心,实乃万死不赦,臣李斯恳请吾皇降罪,对楚凡施剐刑,诛九族。
臣李斯敬奏。
拿着这封奏疏,李斯一路小跑进了皇宫,对他来说,天下第一谋反大案,被他一天就查的水落石出,实在是高效高质的代表,东厂翘楚,怎么能不兴奋呢。
当万历拿到这份笔录的时候,下巴都掉到脚上了:“什么?招了?这么快就认了?”
万历拿着东厂的笔录,在书房里转了半天,任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楚凡怎么会这么快就招供了,而且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这不是一般罪啊,造反,是要诛九族,活剐的啊。
他楚凡不怕?
明朝的刑罚种类繁多,什么乱七八糟的水刑、仙人跳、下猪笼,数不胜数,但是究其最惨烈的就是剐刑,也叫做凌迟。
刽子手用小刀一片一片的将人身上的肉向下削,而且这个技术含量很高,削的时候,尽可能避开血管,避免大出血死亡,而是让受刑者感受到钻心的痛苦,一点一点的削,直到最后气尽身亡,残忍程度五颗星。
如果说楚凡不怕死,想开了,这都能理解,但是要受这一千零八十刀的剐刑,那就实属想不开了。
可是白纸黑字的写在笔录上,楚凡亲自签名按手印的,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但是现在的万历心态又变化了。
前些天,听到皇太后对自己的提醒,不禁也是心里一颤,楚凡若是反了,皇家岂不危矣?天下岂不是要易主?
是以他命东厂立即全面开展对楚凡的调查,谁知当天夜里,就查到了这封密信,而且东厂的差人是从楚凡家里的书房中秘密获取的。
万历当时心急如焚,按照密信的安排,楚凡这已经完成了一半了,剩下的就是出兵山海关,大同沦陷啊。
是以,万历雷霆手段,立即召回了楚凡。
但是现在不同了,主谋楚凡已经归案,现在押在东厂大牢,已经干不出什么大事了,虽然外面战事还很紧急,但是改旗易帜的危险已经度过,万历慢慢冷静下来了。
从昨天楚凡进宫之后,万历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楚凡为什么要造反?
待遇不高?虽然说内阁次辅和户部尚书都被免了,但是现在作为三品的侍郎,也算是朝廷中的翘楚了,以楚凡的文凭和年龄资历,五品都算是烧高香了,何况三品,待楚凡不薄啊。
贪婪?楚凡思路清奇,能力强悍,会打仗,会赚钱。的确没有不膨胀的道理,但是当年楚凡拿自己的钱帮国家渡过难关,最后倾其所有帮助成立皇家公司,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也没见他要个官,要个钱什么的,他不是那种喜欢权势和金钱的人,那我这个皇位有什么意义?不就是极高的权势和最多的钱财。
越想越清醒的万历,看着这份笔录出神。
高淮走近万历,添了口茶,对万历道:“皇上,不早了,歇息吧?”
“高淮,你说,我待楚凡如何?”
“皇上对楚凡有知遇之恩,扶植之恩,开罪之恩,堪比父子师徒。”
大内总管的马屁水平真不是盖的,想都不用想就总结出了三大恩情。
“那你说,楚凡为何反我?”
“皇上,奴才不敢妄议朝臣,况且我与楚大人相熟,更不敢评论了。”
“你且说说你的看法,恕你无罪。”
“皇上,这白纸黑字的写着呢,老臣真的不敢乱说啊。”
老油条就是老油条,你急匆匆说出来你的看法,皇帝或认为你早有准备,或者觉得你的意见没有价值,反而是推三阻四后说出的东西,人才会认真思考。
“你但说无妨,我只是听听你的想法。”
“那老臣就说了,不对的地方请皇上恕罪。楚大人,此前在朝鲜战场,用兵如神,作战英勇,这个皇上您是知道的,没假吧?”
“嗯,这个又不是一个人见证,不可能满朝文武和辽东铁骑全体将士撒谎。”
“您觉得,从个人层面,倭奴和皇上您的仇深,还是和楚凡的仇深?”
“那自然是楚凡,他在平壤又是炮轰,又是火烧的,整死了倭奴数万,朕只是坐在京城,恨我作甚?”
“那么您想想,倭奴还会和他合作吗?”
“按理说不会,毕竟就算是丰臣秀吉不恨他,下面的将领士兵不可能不恨他,和他合作,阻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