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纨鲁缟(1 / 2)
管仲要求全国官员的衣服由齐国纨布改为的穿鲁国的缟布,导致缟布涨价,同时却禁止齐国百姓织缟布,却对鲁国开放,表面上鲁国大挣齐国缟布钱,但是鲁国因此全国全织缟布而放弃农业生产,一年后,齐国拒绝鲁国的缟布,而这时鲁国已经没有粮食了,不得不被迫签下尊从齐国的条约。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诸侯争霸的战争迭起,不仅诞生了如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还分划出了如赵国、魏国、韩国、秦国、齐国、楚国、燕国等七个强大的诸侯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之间的粮食贸易战是怎么回事?
在春秋时期,齐国只是一个海边小国,人口不多,粮食产量极低,还不是后来的那个战国七雄之一。但齐国之所以能这么快崛起,一跃成为东方强国之一,主要是因为齐桓公时期,齐国国相管仲对鲁国发动了一场粮食贸易战。
齐国本是与鲁国为邻的诸侯国,齐桓公为了称霸春秋,于是就先把鲁国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征服对象。不过,在第一次对鲁之战中,齐桓公遇到了争霸路上的第一块绊脚石,双方在长勺进行国战,但齐国却败在了鲁国曹刿(春秋时期鲁国人,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之后,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一鼓作气”的典故出自于他)手上。
当时的齐国与鲁国都生产着一种白色的绢,齐国的称为“齐纨”,而鲁国的则被称为“鲁缟”。为了进一步削弱鲁国的实力,齐国国相管仲就精心策划了一场名为“齐纨鲁缟”的粮食贸易战。这场不见血的战争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让齐桓公与齐国大臣们带头穿由鲁国的“纨”制作而成的衣服,提高鲁缟的需求量。
二是让齐桓公下令禁止全国百姓穿齐纨做成的衣服,改为穿鲁缟制成的衣服,并且所有的鲁缟还要从鲁国进口。
三是提高鲁缟的价格,并对来自鲁国的商人给予重金补贴。
这一列操作下来,鲁国的百姓见买鲁缟比种粮食还要赚钱,于是就纷纷将家里的田地改种桑树来养蚕,织鲁缟贩卖给齐国。就这样,一年之后,鲁国虽然通过卖鲁缟从齐国赚到了大量的钱财,但却也让自己本国的粮食产量锐减。之后,管仲更是下令禁止进口鲁缟,且不允许本国粮食出口鲁国。
结果导致鲁国发生粮荒,并且从此一蹶不振,从此成为齐国的附庸国之一。
二战后,泰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
泰铢先后盯住黄金、某一种主要货币和一篮子货币。
1984年11月后,为泰铢盯住一篮子货币阶段,
汇率平准基金(eef每天都要宣布泰铢兑美元汇率,并据此稳定汇率。
美元兑泰铢稳定在1:25。
1997年2月,罗斯带领他的量子基金,先从泰国各个银行借入泰铢。
积累一定数量后,大量抛售,兑换成美元。
同时利用媒体散布泰铢贬值谣言,引得更多投机者跟进。
由于投机资本的大规模抛售,泰铢汇率下跌,引起市场的恐慌,跟风抛售,加速泰铢汇率下跌。
2月14日,跌至1年来最低点,1美元兑2618泰铢。
泰国予以坚决回击,动用美元外汇储备,购买泰铢,提高短期利率,抬高投机资本获取本币的成本,暂时稳定住了汇率,但也消耗了不少外汇储备。
因为调高利率,对国内经济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次攻击,罗斯没有得手,而且损失了小部分资金。
再次攻击
重整旗鼓,罗斯等国际投机资本,这次攻击准备得更为充分,
进攻之前就做了全方位立体布局。
运用多个金融工具,并加大媒体影响散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