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小生意,大未来(1 / 2)
桓范不知道的是,他和曹羲一边聊天一边穿越吕梁山的时候,曹芳站在山坡上,向东眺望。
既是送曹羲出征,更是送桓范还朝。
虽然意见有分歧,但他并不怀疑桓范的忠诚。
这个年过古稀的老臣,正尽最大的努力协助他完成改制,希望他走得平稳一点,再平稳一点。
曹爽、夏侯玄的改制激怒了大批老臣,最终导致了高平陵政变。虽然司马懿父子都死了,但谁知道会不会有第二个?
在守护既得利益这方面,再聪明的人也会犯糊涂,再谨慎的人也会铤而走险。
没有人愿意坐以待毙。
在这一点上,他和桓范其实没有分歧。
分歧在于桓范希望他走得慢一点,稳一点,滴水穿石,以免激化矛盾。
他则更愿意做最坏的打算,先将兵权控制在手中,然后逐步施压,推着形势向前走。
因为不能松懈,更不能无限期的等,以免懈怠。
希望那些人恪守心中的道德,顺天应人,主动放弃自己的特权,未免太天真。
只有保持足够的压力,王昶、羊耽这样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看着最后一个身影消失在山谷中,曹芳转过身来,对尚书令丁谧说道:“你觉得司徒身体如何?”
丁谧拱拱手,不紧不慢地说道:“司徒虽年高,但身体强健,当有高寿。只是龙亢桓氏禀?刚急,而司徒犹甚,若是有人故意挑衅,只怕会有意外。”
“用什么理由呢?他们总不能无理取闹吧?”
“以先帝诏书。”
曹芳转头看着丁谧,眼神疑惑。
丁谧笑笑。“太和二年六月,太和四年四月,先帝曾两次明诏,要求贡士以经学为先。夏侯太初等人以浮华被废,也是先帝所为。如今陛下取士不以经学,又重用夏侯玄,违背先帝诏书,那些以经学传家的儒生岂能善罢甘休?司徒事主不忠,辅弼不周,这罪名是逃不掉的。”
曹芳眼神微闪,自知失策。
这的确是个问题。
桓范没有提,不等于这个问题不存在,或者桓范没有预料到,只能说明桓范准备自己扛了。
对他来说,违背先帝诏书是不孝,和他之前打造的人设不符。
对桓范来说,身为三公,没有尽到提醒、辅佐的义务,就是不忠。
可以想见,桓范回朝,宣布了改制的方针之后,会有多少人气急败坏,跳出来指责他不忠。以桓范那急脾气,一场唇枪舌剑的激烈较量在所难免。
“谁能为司徒分谤,为我分忧?”
丁谧眼神微闪,出现了一丝迟疑。“莫若微臣。”
曹芳打量了丁谧两眼。“羊耽一心想做司徒,现在先让他挨骂,岂不是天经意义?”
丁谧嘴角轻挑。“陛下所言甚是,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只怕羊耽还没有足够的准备。他来行在,只是想向陛下示诚,未必肯与山东大族决裂。勉强为之,恐怕会有反复。”
曹芳轻笑了两声,没有再说什么。
丁谧说得有理,羊耽人虽然到了这里,心却没有完全臣服。想让他像钟会那样撕破脸皮,不管不顾,不太现实。逼得太紧了,他说不定会跳反。
这个分寸很重要。
“那就辛苦你了。”
“这是微臣应该做的。”丁谧掩饰着心中喜悦,沉声说道。
“一事不烦二主。既然你要回洛阳,有些事就一起交给你办。”曹芳招招手,示意丁谧跟上。两人沿着山路,缓缓而行。
他交待了丁谧一件事:在太学立碑,刻儒家经典以外的学术,为改制造舆论,建立理论基础。
曹魏建都洛阳后,整理太学,将之前蔡邕、卢植等人刻的熹平石经找了出来,立于太学讲堂。正始二年,又增刻了《尚书》《春秋》等古文经内容,以三体写就,又称三体石经。
总体而言,三体石经可以算是熹平石经的补充,是儒家典籍的官方版本。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