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高下立判(1 / 2)
朱据退出后,孙和独坐了片刻,询问孙弘的意见。
朱据在的时候,孙弘一直没说话,但是从他的神情,孙和知道他并不赞同朱据的意见。
不出所料,孙弘一开口就说道:“丞相身为首辅,掌内外军政。如今正是濡须得失之际,岂能退守建业,却将濡须交给卫将军?臣以为不妥。”
“依孙君之见呢?”
“殿下继位,正名分,然后由丞相亲自守濡须,殿下奉先帝梓宫回建业。有臣与卫将军辅佐内外,谅来不会有什么意外。”
孙和眉头紧皱。
他对孙弘不是很放心。
孙弘有才,但人品不太好,不能服众。孙峻又是武夫,不谙朝政。如果将朱据留在濡须,诸葛恪在羡溪,则他只能依赖孙弘处理政务,肯定不会顺利。
“卫将军虽然年轻,却也英武过人,且濡须坚固,能有什么危险?就算不济,再增兵就是了……”
孙弘断然否决。“殿下,万万不可。”
孙和惊讶地看着孙弘,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激动,竟然打断了他的话。
孙弘苦笑,拱手再拜。“殿下,比起来攻濡须的魏军,大吴真正的忧患是世家。卫将军虽是宗室,又比陆抗年长,却未必能像陆抗一样指挥两万大军。现在还能令行禁止,是因为他统领的是禁军。殿下退守建业,禁军自然要随驾。殿下给他增兵也只能是外兵,殿下觉得卫将军能指挥那些将领吗?”
孙和犹豫起来。
不得不承认,孙弘的分析有道理。
别看孙峻是宗室,又是辅政大臣,但诸将真未必会听他的。
吴国实行世兵制,诸将的部属都是私人供养的,食邑、土地越多,实力越强。这也注定了真正的精锐都在世家手中,出身寒门的将领话语权有限。
江东世家自然以四姓为首,谁会把孙峻放在眼里。
能听孙峻指挥的,除了他个人的部曲,就只有忠心皇室的禁军。
所以先帝只让他指挥禁军,保护天子,而不是让他指挥外军作战。
“那留陆抗守濡须呢?”
“殿下不怕世家以殿下为筹码,与魏主媾和吗?”孙和冷笑道:“司马懿政变时,魏国世家无动于衷,坐观成败,可就是不久前的事。再者,庐江在侧,殿下忘了陆康的事,陆抗却不会忘。”
孙和后背一阵发凉,半晌没说话。
——
朱据出了御营,改乘小船,来到自己的座舰上。
管辂正站在飞庐上,远眺数百步外的孙和座舰。
朱据笑了笑。“管君想看我大吴新君么?这可有点远啊,怕是看不清楚。”
管辂转身看看朱据,笑了。“亡国之君,不看也罢。”
朱据沉下了脸。“管君为客,口出恶言,怕是不合适吧。”
“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管辂伸手一指。“如果我算得不错,你们的新君已经二十有六了吧?”
朱据撇了撇嘴。“这个好像不是什么秘密,不用算。”
“的确不用算,那你知道我大魏的天子多大么?”
朱据神情微变,有点明白了管辂的意思,伸手拍了拍栏杆,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曹芳十九岁,刚刚除掉了两个辅政大臣。
孙和二十六岁,却还要辅政大臣出谋划策,自己一点主见也没有,这几天连舱门都没出,更别说到军前巡视,振奋士气了。
或许孙权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一直不肯接受孙和。最后迫不得已,又给孙和安排了四个辅政大臣。
就算不提两国的国力差距,仅两个君主进行比较,也是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