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善恶之论【跪求订阅月票鲜花】(1 / 2)
第二百零六章 善恶之论【跪求订阅月票鲜花】
张苍的成就,细数整个华夏历史,他都是有数的存在。
只是现在,他在人群中显得颇为不起眼,若不是始皇今日召集群臣研究民间启蒙之事,张苍也难以步入朝堂之上。
刚才在大殿外的时候,嬴长缨就隐隐约约听到了众人的争论。
而争论的焦点,正是荀子的人性本恶论。
民间启蒙,绕来绕去,终归要从稚-童起始。
如何确立启蒙的基调至关重要。
这是影响大秦未来年轻一代思想的基础。
虽说是民间启蒙学说,但也是朝堂各家派系的争论。
大秦虽以法度治国,但以为例的荀家拥护者却也不少。
他们坚持认为,人性本恶。
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更要施加教化……
这也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所在。
荀子学说,从李斯执政时期,便在秦朝大行其道。
更别说还有韩非对秦王的影响。
张苍也是荀子的弟子。
细数下来,大秦朝廷之上,荀学的支持者其实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昔日李斯势大,荀家学说虽是儒门,但是在倡导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所以深受嬴政认同,这也是荀学在秦朝大行其道的原因。
荀学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
这其实和后世的西方价值观有些相似了。
荀学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相比较。
荀学可以说海纳百川,并不是正统的儒学,而是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
但如今的争论,已经脱离了最根本的教育之争,演化为派系之争。
若是在民间开蒙续用荀学,便是默认了李斯时期的执政理念。
对于蒙毅为首的新兴中枢阶层不利。
也对新政不利。
哪怕是为了消除前政影响,他们也断然不能支持荀学。
但有苦于没有具体的理论作为依据,被王绾和张苍等人辩驳的哑口无言。
按理说,荀学的人性本恶论,但也有孟圣的人心本善论作为对照。
两者虽然同出一门,但理念却截然相反。
蒙毅等人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还是太过于单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更别说王绾、张苍这些整日研究学问之人,本就善于论辩。
蒙毅是个实干家,不擅雄辩。
且不说儒家本身如何。
其实在先秦时代,儒学很多东西都是值得参考的,对统治阶层尤为有利。
只是后代经过一代代的阉割,那时的儒家学说,也渐渐成了四不像。
刻板教条,迂腐不堪。
在嬴长缨的角度来看,荀学的人性本恶论,对于统治百姓其实不利。
人心本善论,无论在道德层面,还是在统治方面,都更加优良。
当然,在原本的历史上,占据华夏古代主流地位的也是人心本善论。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不是傻子,一套学说能占据主流上千年,甚至在后世二十一世纪,仍然大行其道,自然有其本身存在的道理。
华夏的教子歌《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也就是说,人的天性是向善的。而且,这种天性都是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
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
人性不但本来是善的,而且是向善的。也就是说,总是会向善的方向去发展。
所以,华夏文化的治理国家的主要思路就是“感化教育”。
也就是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