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山巅处有大风景(2 / 2)
……
天柱峰,宫观萦绕如蛇缠龟,更有正殿真武大殿雄踞峰顶,又名金顶,一览众山小。
钟磬悠扬,应东楼一行人来到正殿门前之时,殿内已有十余香客敬香祈福,不过一两炷香的功夫,又有好几拨人徒步越过三天门和沿途诸多殿宇,来到此处,香炉内烟气袅袅不绝。
果然是香火鼎盛,哪怕地处高出群峰之外的天柱峰顶,也有如此之多的香客不辞辛苦赶来。
要知道,天柱峰登山路上有多处殿宇,其中不下三处是专门给难以登上峰顶的游人准备的,其中同样供奉了真武大帝和诸多灵官、尊神。
可在应东楼看来,茫茫登山客中哪怕大多数都分流到了沿途殿宇,这真武殿依旧可以说是香火缭绕,神意盎然。
真武殿内外除去道童,还有一批皆披紫衣的道人,人人如龙,气象巍峨不俗。
是真武殿紫衣弟子,山主起陆神君和几位宿老之外的真武山最强者,共有三十六位,修为最低的也有仙道七重天。
真武山的下代山主,以及太和宫日后的三都五主十八头中的所有实权道官,都会在三十六位真武殿紫衣弟子中选出。
而在担任要职之前,这些炼神三境而又不理俗物的道人,就是真武山道宗最锋利的三十六柄剑,降妖伏魔、驱邪镇祸,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周回千里的真武山地界,人们看到他们,会念叨着紫气东来,虔诚跪拜。
传说真武山为何将紫衣弟子的名额定到三十六位,是因为太和宫内藏有数种高出天外的阵图,紫衣弟子研习阵图,可以将自身炼为“阵子”,如果遇到真武山难以镇压的灾祸,紫衣弟子将结成三十六天罡剑阵、诸天星罡阵等上品阵法,勾动护山大阵的磅礴阵力,可斩天人。
传说虽是传说,但真武山紫衣弟子还真的会修行剑阵,多年来曾经有两次出手,分别是“两仪剑阵”剑挑大妖牛犇,以及用“五行八卦十三罡之阵”破去少室山十方禅院的十八铜人。
至于有没有三十六人结成的庞然大阵,以及大阵能否斩杀降世临凡的天上天人,应东楼就不知道了,或许吾煌道人会知道吧。
不知何时才能重返火阳宫,为吾煌真人拔创分忧啊。
少年在殿中叩见了真武大帝,也就是九天荡魔天尊那庞然神像。
出乎意料,见到天尊神像的那一刻,应东楼并没有感受到什么扑面而来、宛若实质的粹然神性气息,唯有庄严肃穆。仔细想来,是自从登上天柱峰山脚之时,肩头便压上了二两神意,只是当初没有察觉。
自下而上,神性气息逐渐浓重,直至见到大殿中这尊不知寄宿着天尊真身几分真灵的天下第一真武像,二两在不知不觉间,早已变成了千钧。
或许是九天荡魔天尊在天上亦是地位超然,或许是真武山道脉兴隆敬神有方,天尊神性并不局限于偶像之中,而是遍布整座天柱峰,甚至整座真武山,造就了一山之内三洞天一福地的仙家圣地。
殿外,八十一峰朝大顶的震撼景象就在眼前,数十高峰刺破云海,向中心汇拢,如同臣子朝拜帝王。
整座天柱峰,神意和大殿内的神像一般无二,披发仗剑,甲胄傍身,脚踏龟蛇,声威赫赫,镇压世间无数妖魔。
站立殿前,应东楼只觉得自己像是巨大神灵肩头上一粒不易察觉的蝼蚁,孱弱到不值一提,但所幸借着巨神的法相,能傲立层云之上,俯瞰八十一峰流云无数,豪气顿生。
果然山巅处有大风景。
不知楼登九重之后,站在练气士的山巅,人族之山巅,又能看到何等壮丽景色。
应东楼倚在汉白玉栏杆旁,取了一壶豪客饮,浇胸中块垒。
铁铗走过来与他并肩而立:“有心事?”
应东楼头也不回,丢了一只酒杯给他:“真武山的景色,在这人间不多见。”
“高迈云端,一望千里,有何不好?”
铁铗没有去接那只酒杯,任由它摆在石栏上。
应东楼叹道:“天下名山,钟灵毓秀,得天之造化、地之精华,更有天尊庇护、陆地仙人坐镇。”
“那为何这寥寥数日之内,在这真武山就能碰上张佑庭,还有兴云阁呢?”
铁铗沉默片刻,拈起酒杯:“给我倒一杯。”
真武山,人间仙境所在,寥寥几日就有伯侄阋墙血案,还有江湖恶徒混入山中,数日无人察觉,若不是应东楼一行出手,没准就从山中全身而退。
真武山尚且如此,放眼整个天下,又将如何?
看似是偶然,但天下到底有多少“偶然”?如此多的偶然并在一处,哪怕没有高人背后谋划,他们自己就已成为暗潮。
如果真有高人布局,那更是不可想象。
就好像这盛世的华服下,发现了虱子。
有多少,不知道,有没有一只统领全军的虱子王,也不知道。
铁铗不由得感到一股寒意透彻脊背,本来不想喝酒,如今不得不喝。
力有不逮,非醇酒无以浇愁怨。
人间事,千头百端,芜杂非常,难以计量。
我辈武人,唯有一剑,下安百姓,上慰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