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东汉宦官之路(一)(1 / 2)
建初七年,公元82年,汉章帝刘炟时期,皇后窦氏联合宦官蔡伦诬陷宋贵人在宫中行巫蛊之术,宋贵人自杀,太子刘庆被废。
东汉宦官依靠自己与皇权和外戚的特殊关系,第一次走上历史的前台。
公元88年,汉章帝刘炟暴病身亡。尚在孩提中的刘肇,十岁登基做了皇帝,是为汉和帝。
因其年幼无力处理朝政,窦太后便趁机临朝称制,开始启用窦氏的亲戚。
永元四年,公元92年,汉和帝时期,窦氏成为太后并临朝听制多年,由于过多依靠自身亲属的力量,窦氏外戚权力极度膨胀,一度有夺取皇权的趋势。汉和帝与宦官一同商议对策,待太后的哥哥窦宪入朝时,将其斩杀于宫墙之内。
汉和帝下诏书,以召窦宪回京辅政为名,将其骗入京师,平日骄纵成性的窦宪,接到诏书后,并未产生丝毫的怀疑,自以为整个内朝已经都在他窦氏外戚的掌控之下。
就在这天晚上,郑众奉和帝之命,让还忠于皇室的司徒兼卫尉官丁鸿,率领手下部将封闭城门,城中各主要路口,都由丁鸿派兵严加把守。
随后宫中的禁军开始分头捉拿窦氏的亲信党徒,仅在一夜之间窦氏爪牙全部锒铛入狱。
手捧诏书的使者,傲然站立在窦宪的面前,高声宣诏:“窦宪身为国戚,专横跋扈,十恶不赦,念其为太后兄长,免其死罪,特令其缴还印绶,改封冠军侯,即日离京,赴任封地。”窦宪听罢诏书,自知皇帝已经脱离掌控,无力与皇权对抗,只得将印绶缴出。
窦宪怀着一线生机,请求到长乐宫向太后辞行,想通过太后挽回败局,无奈长乐宫被禁军封镇得严严实实,根本无法接近,他密派家人带信入长乐宫,又被门外士兵搜出,山穷水尽,窦宪只好带着妻室儿女,快快离开了京师。
自此窦氏外戚被打倒,宦官郑众被封鄛乡侯,开始了宦官被封侯的先河。
在皇权秩序尚未崩塌的时代,皇帝联合宦官,只要控制了内朝,也就阻止了太后对于皇权的撺掇,借助于皇权得以壮大的外戚自然也在失去皇权之后迅速崩溃。宦官也第一次以主导力量进入东汉的历史,成为皇权的一大重要支柱。
元兴元年,公元15年,年仅27岁的汉和帝在章德前殿驾崩,25岁的邓绥成为太后,邓太后为了达到亲自执掌朝政的目的,废和帝长子,立生下仅百天的婴儿为帝,即汉殇帝刘隆昌邓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临朝亲政。
不到两年,殇帝崩,邓太后与胞兄邓鹭定策禁中,迎立清河王之子刘祜为帝,即汉安帝。这时的汉安帝也年仅十三岁,东汉天下仍由邓太后执掌。
邓太后掌权后,宦官已经成为了内朝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联合了宦官,郑众,蔡伦,一同分享皇权。
她一方而任用其兄长邓鹭为车骑将军,辅助朝政,提拔其弟邓悝为城门校尉,邓弘为虎贵中郎将,邓阍为郎中,并特封爵位,以此尽可能的控制内朝的武装力量。
另一方面也对郑众等一批宦官加封食邑,以此来收买内朝不可忽视的宦官势力。
为了达到能够尽可能控制摆弄皇权的目的,宦官与外戚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年纪更小的皇子即皇帝位,以此来尽可能的控制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