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可爱(1 / 2)
当朝凶暴者非是他人,正是董卓的亲侄子,董璜。
董璜年纪不大,只有二十二,却完完全全是董卓的翻版,只是他没翻到董卓的狡,却只有一个“桀”字。
其人少年时就喜欢用弹弓打人取乐,未及冠就已到了在道边杀行人取乐的程度了。
当时董卓知道后,就想杀掉这个侄子。
他自己本人虽然酷烈,但看到董璜这种动不动就杀人的,也会发怒。
但后面就是董卓的母亲劝住了董卓,说董璜虽然性情暴躁,但大了后一定会是一员骁将,能帮助到董卓。
董卓被说动了,又想到毕竟是兄长唯一的儿子,于是就作罢了。
而之后,等董璜入军中,果然成了一名骁将,其人武艺超凡勇猛过人,董卓甚爱之。
后面随之入宫,虽然屡教不改,常掠人残杀,但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之后,董璜还被董卓任命为典禁中的中军校尉,执掌宫禁。
可以这么说,就是因为此人酷暴之名驰于内外,所以朝臣就是觐见刘协的次数都少了不少,深怕莫名其妙就被此董家凶犬掠去暴打。
而董璜果不负其威名,竟然真的敢当朝暴起,打挞朝廷元老。
但他打的赵温也是德高望重,也有一批门生在朝,此刻见老师被打,即便忌惮董璜凶名,他们还是冲了上来,护住赵温。
不这样做不行啊,他们作为赵温的门生如果不做点什么,那下了朝就是他们身败名裂的时候。
这些人都是世家子弟,死可以,名是万万不能损的。
但董璜是什么反应?他没想过给这些人一个台阶,顺势将这事揭过,反而更觉得这些人是死了心了要和他们董家干。
可怜他叔父为大汉鞠躬尽瘁,现在地都下不了,临死前就想封个王也要被这些颟顸公卿给阻挡。
董璜又想到一些宾客、旧部日常发的牢骚,说什么这大汉不是董家扶保下来的嘛?那些公卿除了有点名气,还有什么?不如杀了。
想到这里,董璜凶气越发炙热,他将目光看向了殿外站着的一名执金吾的武士,就想走过去夺来金吾大棒,非将这些人脑壳全开了不可。
但董璜的凶气却落在一人眼里,知道自己再不出列制止,可能这前殿真的就要爆发一场血杀了。
叹了一口气,此人只能出列,闷声一句:
“好了,金殿重地,陛下面前,不是你们能放肆的。还不都退下!”
此人一出口,正要出去抢金吾大棒的董璜停住了,他看了看这人,然后又看向后面的李儒,见他摇头,终究是唾了一口气然后愤愤回去了。
而那些赵温的门生见这凶虎真的被劝走,一点不敢耽误,忙抬着赵温回到了队伍。
其实赵温被伤得不重,董璜再凶,当时也只是教训赵温的意思,并没有想要他的命。
但当朝被打,他这老脸实在难看,所以眼睛从头到尾都闭着,全当眼不见心不烦。
呵斥董璜的,正是他的另外一个叔父,董旻。
在董卓身体有恙后,董家明面上的话事人就是董旻。
其人作为董卓的亲弟弟,本就是董氏壮年中辈分最高者,再加上他与小皇帝的关系和睦,一直是小皇帝与董家之间的桥梁,所以深得内外之心。
而董璜即便也有自己的心思,但还是不敢当众忤逆了董旻。
这边,呵斥完了侄子,看着上头小皇帝期冀的眼神,董旻内心也是左右为难。
小皇帝知不知道兄长要请封秦王的真实含义呢?以他对小皇帝能力的了解,怕是知道的。
兄长是要死了,这一点常见董卓的董旻是很清楚的。
所以他明白兄长的意思,其实就是给自己还有侄子们一个保障。
兄长以前是有两个儿子的,但他们一个死在党锢之乱中,一个随兄长死在了军中。
后来入朝做太师后,生活稳定了,又生了几个,但现在都年龄太小了。
董卓虽然是要死了的人,但脑子一点不昏聩,他知道在这样的局面下,他的权力和地位只能传给弟弟董旻。
无他,就是因为董旻是董家年纪最大,威望最高的。有他在,董家还能压住那些凉州悍将,要是强行捧自己几个齿龄的儿子上位,那是害他们。
所以,董卓对董旻几乎是无话不说,这一次谋划封王的心思也和这个弟弟讲了。
的确,董卓确实是没有篡汉的心思,因为他看见了当年王莽的结果。
他董卓有王莽当年的威望吗?他董家有王氏当年根基深厚吗?如今天下又能比得了汉之权威吗?
王莽当年都是身死族灭,他不觉得自己篡汉自立后能有好结果。
但董卓同样有自己的危机感,那就是作为大汉的外戚,能有几家善终的?可能也就是阴家有个好结果,就是马家不也是有一番折腾吗?
而董卓又很了解小皇帝的为人,知道这人刻薄寡恩,那个刘备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都觉得是他董卓要让刘备出京镇西,但不还是小皇帝自己扛不住压力,要抛弃刘备的嘛?
可怜这刘备的确是忠心,他一个前汉中山王之后,血脉不知道比当朝的这些宗亲要疏远了多少,却要把命送了。
哎,就那么点名分,玩什么命呢?
所以董卓知道,一旦自己死了,那董家经营起来的势力就会树倒猢狲散,而以刘协的为人,到时候他们董家还能好?
还是那句话,他董卓好不容易有了后,不想百年之后,做了没人供奉的孤魂野鬼。
所以董卓必须在自己死之前,就将这些隐患给清除掉,不然以他弟弟绵软的性子,肯定是要在小皇帝手上吃亏的。
那该用什么办法呢?
外戚的权力是不稳定的,说到底他还是依附于皇权。一旦董太后不在了,他董家还算哪门子外戚?
而篡汉他董卓又不愿意,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都不太能接受。
所以想来想去,唯有请封秦王这一条。
虽然这王位还是天子封的,但在这封国中,他们董家才是权力中心,他们董家统治大雍州之地,那就是名正言顺。
反倒是天子会成为虚君了。
董卓想来想去,就觉得只有这一条可以在董家和汉家之间找一个平衡,也让他董卓全忠孝的两难。
如此,他就将这些想法全部告诉了弟弟董旻,而董旻虽然觉得对不住天子,但到底还是倾向于兄长的。
毕竟兄长说了,他百年之后,这秦王之位虽然会被他的儿子继承,但他生前的一切权柄都还是会留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