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刘县令弃官(1 / 2)
李素得到了征辟,也就能名正言顺长期留在京师了。
此后两天并无大事发生,他就去宗正卿那儿办了一下“入职手续”,熟悉一下情况,然后业余时间就继续完成他的写书、刻书、印书工作。
两天后,三月初一,正是朝廷五日一朝的大朝会日期。
算算日子,李素穿越到这个世界,已经过了整整一个月了。在京师滞留,前后加起来也有十几天。
灵帝如今常年荒于政事,但朝会还是要开的。无非皇帝稍微露个脸就闪,具体事务由公卿初步处理后、交十常侍定夺。
之前幽州刺史陶谦的第一份告急文书,是四天前送来的,错过了上一次大朝会,所以对于相关告急的奖惩处断,自然要在这次朝会上讨论。
公卿与十常侍一番闭门博弈,最后达成了平衡。
陶谦暂时不奖不惩,仍然暂留在幽州刺史职务上,让他戴罪立功先把幽州局面稳定住,免得糜烂快速扩大。
不过大家都知道,陶谦这个幽州刺史是当不久了,最多几个月,就会被借口调走。
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十天前仓促带领驻扎在渔阳的乌桓南下迎击张纯。可行至后世居庸关一带时,其帐下的乌桓难峭王突然发难,与张纯里应外合,击杀公綦稠,并杀散公綦稠帐下嫡系的汉人部曲。
这次的朝会上,也正式定了调子,把一切都推到了公綦稠这个已经战死的死人身上,认为是他御下不明,又克扣乌桓粮饷,没有察觉到乌桓人的异心。
与此同时,朝会还正式对刘备、潘凤、张郃等人之前出首、追捕张纯的功过,讨论出了一个结果。
潘凤、张郃功劳较小,或者说行动中有一定的过失,但总体上功大于过,各自被赏赐了一些金钱,但没有升官。
而刘备功劳最大,因为有首先出首之功,还是一路杀穿了黑山贼盘踞的地区、冒险南下报信的,追杀张纯时作战表现也英勇敢先。
最终朝议决定,将刘备由安喜县尉,改迁为广昌县长,秩正四百石,比原先升了两级。(安喜县尉是三百石,要升到比四百石、再到四百石
之所以广昌县长只有正四百石,是因为这个县比较小——一万户以下的县,只有“县长”,根据户口数从正四百石到比六百石。一万户以上的县才有“县令”,从正六百石到千石。
而广昌县是中山最北面的县,位于涞水上游(相当于后世保定的涞源县,这个县在燕山山区,户口很少,才刚刚五千户左右,所以县长比较不值钱。
另外,根据之前张郃堵截张纯时的部署,当时因为官军兵力不够,只堵截了中山郡与涿郡交界的南部地区、也就是易水沿岸,而没有兵力去堵涞水。
所以最终,张纯确实是从广昌县沿着涞水逃脱的。广昌当地的官员,不是本来就跟着张纯从贼,就是被张纯杀害殉国了。
因此,广昌县官场上的官员,基本上都被清空、腾出了很多官位空缺。
朝议这才决定让知兵善战的刘备去当广昌县长,也好负责堵住涞水一线,防止张纯在幽州做大后,再沿着这条路反向蔓延回冀州。
至于李素,在朝议上倒也有提到他的名字,但后来听说大宗正刘虞已经征辟他为宗正府公主家丞、秩正三百石,也就不再另外处理,只是追认备案即可。
……
可惜,朝廷对刘备的任命征辟,当然没能正式下发下去。
因为刘备早就不在安喜县尉的职位上了,哪怕把任命送去也是白跑一趟。
朝议后第二天,李素就以“刘备前同僚”的身份,用恰当的渠道,委婉上报有司,说刘备已经弃官回乡、组织乡勇抗击张纯了。
有司之中,其实有少数人已经提前知道这个消息了,毕竟刘备离京已有将近十天。但做局需要,他们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等李素“正式禀报”后再假装“恍然大悟”。
演得也是挺累的,刘焉的势力,估计在这背后也花了不少资源,自以为把刘备和李素当成提线木偶一样在操纵。
与此同时,在李素把上述情况正式反馈之后,又过了两天,李素之前在甄家工坊订货的第一批防止印刷渗染的楮皮纸,也已经正式造好晒干、可以用于印刷了。
这批纸的原料并没有充分浸沤,前后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出品,所以造出来的纸寿命会短一点,但印东西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