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上清灵宝(1 / 1)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道生一,就是无极生太极;一生二就是太极生两仪;二生三,就是阴阳交感化合;三生万物,就是太极含三为一,因万物由阴阳而化生,故万物各具一太极,也就是说,太极不仅包含了阴阳两个方面,还包含了划分阴阳的界线和标准在内若分而言之,每卦有三爻,也是代表天地人三才,这也是含三为一之象又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之阴阳加上划界标准,构成了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地之阴阳加划界中点构成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人部阴阳,如男女雌雄亦各有它的划界标准,所以万物也各有一太极,也都是按照含三为一的规律而存在的宇宙有无限大,所以称为太极,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实质的内容按易学的观点,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所以无极而太极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即宇宙在运动,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便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自然界也是如此,阴阳寒暑,四时的生长化收藏,即万物的生长规律,无不包含阴阳五行就人部阴阳而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阴阳交合,则化生万物,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已,故变化无穷这些内容提出了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三纲领,也就是三才之道,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太极”是易学的基本概念,最初见于《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同时与“大衍筮法”相关,即《上系》所载:“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扔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围绕大衍筮法,历代以不同侧重对太极的哲学涵义进行了探索。
太极是华夏道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就迄今所见文献看,初见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后见于《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庄子之后,后世人们据《周易·系辞》相关“太极“的论述而逐渐推演成熟的太极观念,着实吸收了庄子混沌哲学的精华。
同庄子浑沌哲学一样,太极观念这种迷离恍惚地看待万事万物的现象和本质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