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昊天上帝(1 / 1)
汉高祖祭祀天地都由祠官负责。武帝初,行三年一郊之礼,即第一年祭天,第二年祭地,第三年祭五畤,每三年轮一遍。成帝建始元年在长安城外昆明故渠之南建圜丘。翌年春正月上辛日祭天,同祭五方上帝。这是汉代南郊祭天之始。后来在洛阳城南建圜丘,坛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天地之位,下层分设五帝之位,坛外有两重围墙,叫做“壝“。
宋代圜丘合祀天地后,要在皇城门楼上举行特赦仪式,赦免囚徒;改日要到景灵宫祖宗神像前行“恭谢礼“。
明太祖洪武十年,改变圜丘礼制,定每年孟春正月合祀天地于南郊,建大祀殿,以圜形大屋覆盖祭坛。明成祖迁都bj后,在正阳门南按南京规制营建大祀殿,于永乐十八年建成,合祀天地。嘉靖九年,世宗改变天地合祀制度,在大祀殿之南另建圜丘。
天帝,一般指昊天上帝,统治天界的帝王。古代由于朝代的更替,所供奉的最高神也不同。
随着朝代不同最高神就会发生变化,例如秦襄公祭白帝,秦宣公祀青帝,灵公祭祀炎黄二帝,秦统一后祭祀以上四帝,西汉在四帝的基础上加入黑帝,称为五方天帝,东汉则以太一为至高神,凌驾于五方之上。
昊天老天爷是作为华夏文明统治者的正典祭祀对象而存在的,需要注意的是,昊天不依托于某一宗教存在,他是民族神话信仰。
《隋书·礼仪》:“五时迎气,皆是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属,非祭天也。天称皇天,亦称上帝,亦直称帝。五行人帝亦得称帝,但不得称天。“
《荀子·政论》:“居如大神,动如天帝。“
汉代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
唐代李白《枯鱼过河泣》诗:“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
清代唐甄《潜书·得师》:“居位如天帝,失位不如农夫。“
伏羲,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目前华夏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
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后与太昊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天帝一说。
燧人氏之子,生于成纪,定都在陈地。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华夏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华夏医药鼻祖之一。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给后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