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求情(1 / 2)
走在路上,我深知一旦为沈瑜作证,我大概将再无宁日,但我欠他的人情得还。如今最好的办法是我为他鸣冤,可是光一个我如何够。我得找到昔日沈瑜的属下同袍,也许其中不乏正义之士。
我来到衙门,等在他们下班的路上,凭我记忆,我该能认出当初受命送我们入寺的人。当日情形,他那般着急,该是与沈瑜交好。
我依旧穿着男人的衣衫,等在路上,一眼便认出了那个人。
人多眼杂,我走了过去:“大人,相面吗?我看大人最近印堂发暗,像是遇到了烦心事,在下有解法。”
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当即认出了我,他低声说道:“咱们去僻静处说话。”
到无人处,他一把拉住我:“姑娘杳无音信是逍遥了,留我们大人受牢狱之苦,要不是你…”
“我都知道了,正是为此而来,我愿上堂为沈大人作证。只是恐怕这样还不够,上位者也许不会在乎真相,可他们却不得不在乎民心,郑大人,我听说沈大人为官清正,政绩斐然,想请大人起草一份求情书,今夜,我们找到那些百姓,签名求情,明日我们内外相联,定能救大人于水火,还有,大人在朝中,可有恩师或亲眷,若有,更能万无一失。”
“就是没有我才急昏了头,梅姑娘,你可否请令尊为大人说句话。”他踌躇。
我哑然失笑:“别指望他,谁都有可能,他是第一个不肯救大人的人,此刻,他只怕想着如何避嫌避祸吧。既然没有,那么,便只有当堂对证了。”
郑大人点头:“只能如此了,可是若是他们反咬你一口,说你作假证,你又当如何?”
“哪怕大刑加身,哪怕粉身碎骨,我也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朗朗乾坤,我不信容不下一个清官。”
他听完,面有愧色:“刚刚是我太着急了,不该误会小娘子。”
“事不宜迟,我们动身吧,我去看过沈大人,他的情况,很不好,多耽误一刻,便是多受一刻罪。”
郑焕便带我在京都各部走了一遭,一圈下来,我们已经集齐了千人来签求情书。
郑焕抓抓头道:“我不大通文墨,这求情书是要呈上去的,可是若写的不好,恐怕不好,得找个通文墨的。”
可是天已经快亮了,我怕来不及,于是抓起笔道:“那么就由我代劳吧。”
沈瑜,八品县官,人微言轻,势单力薄,沦落成囚本不足为外人道。
然其人忠君之心昭昭,爱民之绩历历,虽遭人构陷,身陷囹圄,不改其志,言不愧不悔不辩。
其性高洁,恶者安敢玷污,安能折辱!一朝入狱,十方恳乞。愿书其功,表其行,请以观。
雍熙二年夏,洪灾,沈瑜身先士卒,带百姓抗洪,救百姓过万,自身落下风湿,不言悔。
雍熙二年秋,京都商铺走水,沈瑜带官兵救百姓二十人,挽钱财无数,众人以千金相赠,然其不取分文。
雍熙二年冬,搭设粥铺救难民,捐薄俸兴学堂,救流离之人于危难。
…
雍熙三年秋,尚书之侄横行乡里,不可一世,伤人性命,判斩立决,大快人心,其心安,然其不知险之至也。
雍熙三年冬,匪盗横行,官府每剿不灭,无人问津,百姓苦不堪言,而今匪盗被其所灭,反遭人质疑攀污,问中伤其身名者,良心安在?问严刑逼供者,其心何忍?问大权在握者,律法何在!
圣人不受无妄之灾,今千万百姓为期求情,望天子体察其衷心,为其平冤昭雪。
百姓顿首叩拜,诚其心,乞之,乞之!
郑焕请众人在书上签名,签完后,天光大亮,东方已白。
郑焕带着求情书和一众求情者在衙门外等我,我自报乃本案证人,上报以后,我便被人带了进去。
跪拜之后,我抬头望见沈瑜,他如今亦非官身,却站的笔直,侧身看见我时,他眼中满是震惊:“你不该来。”
“我该来的!”说完,我指着林沧道:“此贼狡诈,为报被杀兄之仇,才一意攀咬当初抓他的沈大人,沈大人剿匪时,民女就在当场!”
“你可有在场证据?”那官员说道。
我从衣袖中拿出一截箭尾:“当初沈大人便是以此箭射中匪首,我当时为了保身,抓断了他的箭尾,还请大人查验!”
林沧慢慢悠悠开口:“怎知不是我大哥疗伤后把箭头赠予你的,依我看,我大哥没死,而且还和你在一起过,否则哪里来的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