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大典(1 / 2)
论当皇帝,赵诘可以用“昏君”来形容。
但要说搞文艺,赵诘绝对冠绝五千年来的所有皇帝。
即便逃到临安,一场“中秋大典”也让他搞得有声有色,他的艺术天分,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仅汇聚了文武百官,天下文人墨客也倾巢出动。为了彰显繁荣,赵诘更是在临安城中,摆下千桌长街宴,城中到处披红挂绿,还搭了多个戏台子,请来无数歌伎,天刚蒙蒙亮就“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
最精彩的环节,莫过于中秋当晚,在垂拱殿前“祭月”,为此,赵诘不惜请来道家天师张国顺。
所谓“祭月”,便是在月圆之时,张国顺登上立于垂拱大殿前的高台,在台上念经作法,祈求国泰民安。
穿着一身靛蓝色蟒袍的花无印,在百官之中格外显眼,人们一看便知,花无印是个没有实权的“虚官”,自然就没人搭理他。
赵诘宴请百官和文人时,花无印自然被安排坐到了最偏僻的位置。
花无印刚落座,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看,却是蕴欢公主。
蕴欢公主对花无印的印象很深刻,但此时他穿了蟒袍,蕴欢公主便上前来,说道:
“是你?”
花无印赶忙起身,说道:
“回公主,正是小民。”
“你何德何能?竟然能穿五品协忠大夫蟒袍?骁勇善战还是文采斐然?”
蕴欢公主显然是在质疑花无印。
“回公主,小民只会做霜糖。”
花无印一句谦虚的话,却引来蕴欢公主一阵哄堂大笑,说道:
“一会,我便让父皇当众考考你,看你能不能下得来台!”
蕴欢公主咄咄逼人,让花无印冒出一身冷汗。
此时,张国顺已经登上高台诵经作法,需约大概两个时辰,如此漫长,赵诘和百官们自然要找些乐子打发时间,饮酒作诗便是其一。
武将则舞枪弄棒,文人则吟诗作对,十分热闹,也引得赵诘和蕴欢公主这对父女,不时叫好。
那秦桧更是不时的向赵诘灌输天下太平的假象,只见他说道:
“这国泰民安盛景,是仰仗了圣上的功德,凡事以和为贵,若和金人大动干戈,百姓必定生灵涂炭。”
赵诘自然很吃这一套,被秦桧忽悠得神魂颠倒忘乎所以。
远处的花无印,只能隐约看到赵诘和秦桧的一些表情,却无法听到他们在交谈什么。
“狗贼!”
突然,一阵愤怒的、低沉的声音在花无印耳边响起,声音十分微弱,只有花无印听到了,他扭头一看,却是一名武将装扮的官员,此人浓眉大眼,身材健硕,年龄约25左右。
花无印对他笑了一下,说道:
“奸臣当道,国必遭殃啊!”
面对远处的秦桧,花无印竟也有感而发起来。
那员武将听了,又惊又喜,惊的是,竟然有人和他一样如此大胆,敢在公共场合斥责秦桧,虽然是悄悄的。喜的是,他终于在无聊的祭月大典中,遇到了个知己。
那武将赶紧作揖道:
“在下岳飞,敢问阁下是?”
花无印心头一惊,竟然是岳飞?
花无印回道:
“在下花无印。”
此时,岳飞还是无名之辈,才混到了五品校尉,和花无印一样,他也是来充数的。
两人正低声寒暄着,一个太监突然走了过来,说道:
“协忠大人,皇上宣召。”
花无印一听,赶忙起身,跟太监走了过去。
“花爱卿,公主刚才提起了你,说在陈塘见过你,还说花爱卿在陈塘名声雀跃,是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今天朕倒要见识见识。”
花无心用余光瞟了一眼蕴欢公主,发现她正在洋洋得意的偷笑着。
花无印实在想不通,不就是他的毛驴惊了她的马吗?至于这样小肚鸡肠?看来,这蕴欢公主明摆着是要他当中出丑了。
只见礼官大声呼喝道:
“肃静!”
顿时,会场内鸦雀无声。
礼官继续说道:
“皇上要亲试协忠大夫花无印,保持肃静。”
一千多人将目光齐刷刷看向了花无印,他顿时冒出一股冷汗。
“秦左司!”
“臣在!”
左司,便是秦桧的官职,北宋为了巩固皇权,实施了一系列行政改革,目的是为了削弱百官的权力,三司便是其一,但其实是换汤不换药。
“你出一题!”
秦桧思考片刻,对花无印说道: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对此,协忠大夫有何见解?”
花无印心中怒道:
这狗贼,出题就出题,还偷换概念夹带私货,目的无非就是想暗示赵诘,打仗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以和为贵为妥!
整个会场的目光,都落在了花无印一人身上。
只见花无印缓缓说道:
“伐谋、伐交、用兵之术,须在一个前提之下,那便是实力相当,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同理,如果实力严重失衡,便一切都是空谈,即便以谋术赢得局部之胜利,也无法撼动大局之既成。故我以为,不能空谈谋交,若敌强于我,应避其锋芒,韬光养晦,若我强于敌,便攻其心,挫其锐气,使其臣服。”
花无印这番说法,便是针对秦桧的治国策略而发,论实力,金国明显不如宋朝,却在昏君赵诘和奸臣秦桧的治理下,搞得一塌糊涂。
引得殿前一阵喝彩叫好。
赵诘倒是挺中立,也发出了赞叹。
蕴欢公主脸上露出了不快。
她本想让花无印当众出丑,没想到却让他长了脸。
祭月大典一直举办了七天七夜,直到月亮凹成了半弯,夜夜笙歌的文武百官和文人墨客方才散去。
垂拱殿试,也让花无印名声大噪,民间纷纷议论:朝廷来了位高人,金人听了他的名号都要吓得闻风丧胆。
在信息闭塞的年代,谣言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一千就成了事实。
这也为花无印招来了祸端,此为后话。
中秋过后,街上就添了一丝凉意。
在临安府待了半个月,花无印才拖着疲惫身躯返回了陈塘。
宋徽宗御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时就摆在花无印的饭桌上,要是能带回现代,这副字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一个小目标。
“老爷,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