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中央集权的加强、分散与再加强!【求订阅】(2 / 2)
最终也就是在分封功臣、皇室宗亲、自身后裔之外,在中央直辖管理的地方和各诸侯国内部实行郡县制!
“这便是西汉初时的郡国并行制度!!!“
这个时候,原本被始皇帝赢政通过郡县制加强的中央集权遭到破坏,原本加强集中的中央之权,再度被分散到地方诸侯王藩国之上。
燕长卿转身在身后的黑板上【秦】的下面再度写上【汉】,然后在【汉】的旁边又再写上【郡国并行制度】
“然而既想要让诸侯王藩国拱卫中央,又想要让中央加强对直辖地方的管理控制!
“纵然是昔日的周王朝,又或者是大秦都没能做到两全其美的事情。
“总不能说他是汉高祖,便能够两个便宜都占了吧?!!
“想来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所以后来的汉高祖也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担忧诸侯王藩国像昔日周王朝时期的诸侯那般过于强大而抗衡中央朝廷。
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潜在威胁,汉高祖打出天下非刘姓不得为王的口号,然后便开始削弱一众诸侯王藩国的实力,如燕王、楚王等等异姓王,皆被汉高祖找理由给消灭了“到了这一时期,原本被分散到地方诸侯王藩国的权力,
再度被中央收拢回来了一部分,重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听到这里,朱元璋,以及朱标、朱、朱榈、朱棣等一众皇子皆是知道了接下来的事情发展毕竟朱元璋的藩王宗亲制度本身就是参考于大汉的藩王宗亲制度,只不过是做了一些小修改罢了之前为了研究解决大明自身的皇室宗亲制度背后的隐患他们都特意去查看、了解过大汉时期的历史,想要从中找到能够解决他们大明皇室宗亲制度隐患的办法。
“汉高祖虽然消灭了异姓王,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对待同姓王却并没有打压,反而是更多的分封同姓诸侯王。“
“想要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政治格局,以此来巩固刘氏皇权、稳定天下。
“这样的想法,不能说有错。”
“因为汉高祖、汉惠帝在位时期,这些同姓诸侯藩王与天子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彼此之间不是父子关系,便是兄弟关系。
自小便生活在一起,有着深厚的亲情基础。”
所以这些同姓诸侯藩王能够与天子与中央朝廷同心同德彼此守望相助,拱卫中央。
听到这里,朱元璋禁不住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抹赞同之色。
他之所以制定那样的藩王制度,分封藩王于边塞,就是希望老朱家的子孙,彼此同心协力,互为内外,互为屏障,
一起治理、拱卫大明。
讲台之上的燕长卿也是看到了朱元璋的神色,随即话锋一转:
但是等到汉文帝登基之后,中央天子与诸侯藩王之间的亲缘感情关系便比较淡薄了。“
“毕竟自汉高祖刘邦开始,刘氏江山传到汉文帝已经是第三代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从近亲开始渐渐变成了远亲。
“同时,天子与诸侯藩王更是一年都见不到几次,又何来深厚的感情?!!“
底下,朱元璋的脸色开始变得有些难看起来,他已然猜到一部分燕长卿说的他所制定下的藩王制度在三到五代之内必然叛乱的原因。
讲台之上,燕长卿仍在继续说着:
“更重要的是随着汉初的恢复和发展,诸侯王藩国的权力日益膨胀,势力也不断壮大,开始实质性割据一方,中央朝廷和地方诸侯王藩国的矛盾开始激化。
“甚至地方诸侯王藩国开始凭借自身力量,对抗中央朝廷诏令!!!“
“而这,便是昔日周王朝开始衰弱,诸侯王藩国开始崛起的征兆了。
“可以说,如果中央朝廷不削藩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过去,诸侯王藩国实力的强大,那么(好王好)迟早有一天会重蹈周王朝的覆辙!
于是从汉文帝开始,中央朝廷便开始持续削藩。
“汉文帝时期,汉文帝推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将刘肥的封国【齐国】一分为六,【淮南国】一分为三。”
“这是西汉王朝第一次削弱刘姓诸侯势力的第一步。
“汉景帝时期,汉景帝同样为了削藩,开始推行《削藩策》,从而引起了七国之乱!”
“后果便是这场七国之乱,三个月便被平定了。”
“参与起兵的七个封国,有六个封国直接被废除了,改设为郡。
同时也收回了王国官吏任免权,更进一步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之后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又再颁布了《推恩令》及其他相关削藩举措,彻底解除了诸侯王藩国的威胁。
至此,昔日被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分散到地方各个诸侯王藩国的权力。
“再一次如同昔日大秦那般被尽数收拢于中央,更进一步地完成了中央集权与加强!“
PS1:新书上架,急需各位帅哥、美女、大佬们的首订自订!祝各位首订、自订的大佬们一夜暴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