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东西两帝【求全订求自订】(1 / 2)
第二百三十七章举兵伐魏
至此,建国二百五十年的赵国覆灭在秦剑之下。
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
秦国攻占赵国之后,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之后,答便把秦剑指向了老邻居魏国。
在攻打魏国之前,秦国依旧是遵守远交近攻,或者牵制其他国家,攻打近国。
这一次对于有可能威胁到自己伐魏的楚国,秦王嬴政直接派王剪之子王贲率军进攻楚国北部,占领了楚国十余座城池。
之后,秦国便又使出屡试不爽的招数,在打败楚国之后,伸出橄榄枝,表示要把占领楚国的城池还给楚国,向楚国示好。
楚国舍不得眼前利益,又怕自己不答应和秦国结盟,秦国再派兵攻打楚国。
威逼加利诱,楚国只能屈服在秦国的威严之下,和秦国结盟。攻打楚国,占领楚国的城池,在秦国伐魏这个紧要关头,从来都不是秦国的真正目的。
他们真正的目的,只是想要先稳住楚国,让他能安心伐魏。
至于齐国,远水救不了近火,就算是齐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也鞭长莫及。
在稳住楚国之后,嬴政立马命令王贲回军北上,突袭魏国,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
魏国没有山河之险作为依托,想要保卫领土不受侵犯,只能靠着养重兵以保国。
可惜,自秦孝公即位,任用商鞅变法以来,魏国的实力就在不断地衰弱。
国力衰弱,没有办法养兵保国。无精锐抵抗外来入侵,国家实力进一步衰弱。
这近百年来,魏国就一直持续在这个循环之中,不断衰弱,而魏国的军队,也再无吴起领兵之时傲视群雄的风采。
在秦王赢稷时期,大将军魏冉就曾经攻破过魏国的城池,打到魏国大梁都城之下。究其原因,其中最大的因素便是魏国无山河之险作为依傍。
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山河险要之地,让魏国有一个最大的隐患便是,一旦攻破大梁周围的城池,而他们魏国的兵马来不及回援时,别的国家的军队,便可以直取他们国都大梁。
一国之首都,被人兵临城下,魏国上至朝廷,下至平民百姓,自然都是人心惶惶。
谁也不敢拿国家首都作为赌注,是以,纵观历史,魏国竟然有好几次都是被人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破坏了他们的战略节奏。魏国自己也知道自己国家领土的弊端,他们在修建城池方面便十分用心。
魏国的国都本来是安邑,安邑自古便是盛产食盐之乡,虽是富裕可食盐魏王却是瞧不上的。
他嫌安邑不够富裕,宫殿不够气派,便让人着手在大梁修建宫殿,迁都大梁。
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秦国通过战争,夺走了河西之地,占领了函谷关。
安邑距离秦国实在是太近,猛虎睡在塌侧,魏王无法安然,便迁都大梁。
不过历史悠悠,过往匆匆,魏国再也不是那个出兵攻打别的国家,让众诸侯闻风丧胆的大魏国了,现如今的魏国,畏首畏尾,朝秦暮楚只为求得一夕之安。
大梁在修建之处,便把军事防御的功能放在了重中之重。大梁城垣坚固,防御工事齐全,乃是当初墨家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