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书法大师(2 / 2)
对一个连‘火星文’都用过的穿越者来说,发明一套拼音符号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这需要一定的时间,眼下是没有办法用了。
数学教材也比较简单,蒙学阶段主要教四则运算,后续的待将来再说。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引入阿拉伯数字。
不是没有想过自创一套数字符号,或许是受阿拉布数字影响太深,又或许是这一套数字符号太过经典。
不论他怎么弄,都无法摆脱阿拉伯数字的影响。
最后干脆照搬了。
我华夏文化主打的就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只要是优秀的全都是我的。
有人或许不解,为啥一定要用数字符号呢?
一二三四不是照样用吗?
阿拉伯数字最大的优点,不只是它简单明了,还在于它强大的适用性上。
它可以应用于所有的数学模型,这是别的数字符号所不具备的优点。
引入这一套数字符号,是为后续数学发展打基础。
就算被人发现了,也很好解释。
中原和天竺早就有文化交流,万人往学到这一套符号并不奇怪。
历史就是以史记为蓝本,这也是正统认可的华夏历史。
他并不准备夹带什么私货,不被时代接受的私货夹的太多,就是害人。
就好比明明现在已经有桌椅板凳了,他的蒙学班使用的还是案几和跪坐的垫子。
这个时代的正式场合,比如权贵的宴席、朝廷开会等等,依然在普遍使用跪坐。
在自己家使用桌椅板凳看起来是方便了,可一旦大家习惯,出了门就会格格不入。
在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世界的时候,还是要先学会融入世界,和光同尘。
三门学科的教材基本都是现成的,数学需要自己编写,但也非常的简单。
用了不到一天,他就将课给备好了。
但他并没有就此闲下来,之前李世民要求的字帖,他一直拖着没写呢。
穿越到初唐这么多天,他已经缓过劲儿来,也完全适应了新的身体。
激动的心情也逐渐平复下来,是时候动笔了。
之前他就已经计划好要写什么,这几天虽然没有真动笔,但也一直在心中模拟。
这会儿拿起笔不见一点生疏,‘刷刷刷’一篇行楷洛神赋就出现在纸上。
吐出一口浊气,放下笔看去,他自己都呆住了。
怕看错,他又重新写了一张,发现依然如此。
没错,突破了,突破了。
他狂喜的喃喃自语。
或许是因为穿越的刺激,或许是和李世民等高层打过交道眼界不一样了,也或许是厚积爆发。
他的字有了质的进步。
前世他练了十几年,也只是做到了形似。
可是现在,他在这篇洛神赋上看到了特有的神韵。
虽然这股韵味儿还不是很明显,但也足以说明他触摸到了意境的门槛。
这是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的分界线,从此他也可以光明正大的以书法家自居了。
这让他如何能不兴奋。
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都差点乱了。
花了好一会儿功夫才重新平静下来,他又提笔以正楷写了一篇道德经。
放下笔迫不及待的去检查,失望的摇了摇头。
虽然也有神韵,但已经浅的几乎看不出来了。
且字形有点过于飘扬,很明显是受到了洛神赋的影响。
这并不算是问题,但内容是道德经,就显得不够庄重了。
找到原因,牛师友没有强迫自己继续写,不急于一时。
休息一晚上,等兴奋劲儿过去再写也不迟。
之后他拿起那篇洛神赋,反复的观摩。
又用行楷写了许多别的作品,直到彻底掌握那种神韵才罢休。
第二天他心情平复,就用正楷写下了道德经。
写完审视一遍,很不错,妥妥的书法级作品。
不过比起行楷还是差了一筹。
他也知道原因所在,日常写字用的多是行楷,只有练字的时候才会专门写正楷。
所以行楷写的自然更好。
不过这种后天差距是可以弥补的,并无大碍。
之后他又用正楷写了一篇兰亭集序,最后的效果比起前两篇又差了一筹,甚至可以说只有形而没有神。
但他自己却非常的满意。
因为这一篇兰亭集序纯属整花活。
赵孟頫是集诸家之所长的大书法家,研究过王羲之的书法。
是少有的,吃透了王羲之笔法的人。
他用王羲之的笔法,以正楷写了一本兰亭集序。
要知道兰亭集序是行书,他实现了化行为楷。
通俗点来说就是,王羲之自己来了,都会怀疑这幅字帖是自己写的。
着实惊艳了世人。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王羲之的小迷弟,疯狂追逐他的书法。
为了求得兰亭集序,甚至不惜花费千金。
既然是讨好他,自然不能将这本兰亭集序给落下了。
前世牛师友只是出于好奇,临摹过这本兰亭集序,并没有用心练过,这会儿能写个形似就不错了。
不过对李世民来说已经足够了。
再次检查了三幅字帖,确认没有问题,他才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
就在他准备亲自跑一趟秦王府,将东西送过去的时候。
门房老周跑过来说,卫王来找他。
牛师友乐了,来的好啊,省得他跑一趟了。
毕竟是亲王登门,出于礼节他要亲自去迎接。
刚走到前院大堂,就见到一个小胖子和一堵矮墙一般站在那里。
黄氏正陪在一边。
大家都是熟人了,牛世友表现的比较随意。
拱拱手道:“卫王,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
“牛哥哥万福。”稚嫩清脆的声音响起。
自然不是李泰,声音是从他身后传来的。
牛世友愣了一下,惊讶的道:“小娘子?你怎么来了?”
一个小萝莉从李泰身后蹦出来,声如银铃般说道:
“我来看牛哥哥呀,是不是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