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天下大势(2 / 2)
闻言李琳先是一愣,心里想,问我呢,我咋知道,前世的我只是勉强听说过杜伏威的名字,知道到他是隋末的反王之一,至于其他关于他的事例如他的经历啊,生卒年啊,干过的事迹啊,不好意思,一概不知。至于就是现在的大老板李子通么,呵呵,连名字都没听说过。他俩要打起来我怎么知道是个什么结果,还如何看?看个锤子。
心里吐槽完,李琳正想开口直截了当地跟李百药说不知道时,一个念头突然划过他的脑海。
此时李百药在李子通集团中的地位也不算低了,他对这个世界当前的割据格局肯定比我了解得多。今天既然他问了我这个问题,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啊,那我何不乘机从他嘴里套点话呢。李琳心里这么盘算到。
“主上莫怪,小子一届市井小民,承蒙主上青眼,垂之以国策,只奈何小子长居乡间,对于这天下大势不甚了解,不敢贸然进言,怕误了主上大事。小子斗胆,请主上点拨一二。”
面对他给出的问题,见李琳并未着急回答,而是要求他说清大势之后再给予回答,如此谋定而后动。看在李百药眼中,对于李琳此子的评价不禁又高了几分,心下就打算先给他讲讲。殊不知李琳单纯只是想套他的话而已。
而今江南之地共有三支义军,分别为杜伏威部、沈从兴部和我等。前年之时按实力排序数杜伏威最强,沈从兴最弱。自从去年今上击败沈从兴并攻下江都之后,实力大涨,已经完全盖过杜伏威,成了势力最强的那一支义军。谁曾想后来杜伏威称夜劫营,吴军大败,连江都都丢失了。再后来吴王袭击了吴郡才回复了一些实力。而杜伏威已于去年投降唐皇李渊,虽只是名义上的,但却也令人投鼠忌器。
听完这话李琳开始马上在心中整理有关的信息。第一,既然他称李渊为唐皇,那说明李渊已经建国称帝,唐朝已经建立了,只是不知道中国北方他们家统一得怎么样了?这样的话接下来投唐的步伐要加快了。第二,杜伏威已经投降了李渊,虽说真心假意不知道,但名义上他已经是李唐的官员了,他与李唐王朝的总部长安之间不可能没有联系。通过他去往长安不失为一个快捷又安全的方法。第三,李子通马上要搞事情了,历史上李子通与杜伏威虽然都是江南地区的割据势力,但李的名气远没有杜响亮,按照谁笑得越久谁名气越大这一必然规律此战李怕是凶多吉少,自己得早做打算。
“投唐?这唐皇势力很大吗?”为了获取更多关键信息李琳还是假装很疑惑地问到。
“与今上相比自然是大的,只是如今这天下还有夏皇窦建德和郑皇王世充二人与之分庭抗礼,互相牵制,却也相互奈何不得。”李百药也没有隐瞒,竹筒倒豆子般把他知道的全都说了。
听到这里李琳差不多都明白了,李唐王朝此时虽然已经建立,但外部环境依旧不容乐观,窦建德和王世充依旧虎视眈眈。另外,我们将来伟大的天可汗李世民陛下的最为著名的虎牢关之战还没有发生。李世民的作为军事天才的光辉还没有全部绽放出来。至于杜伏威,不知应该说他是眼光好还是走了狗屎运,三选一的游戏他居然选的又快又准,真的不得不令人佩服。
获得了自己需要的情报,李琳就打算离开了,只是最后他还需要应付一下眼前的李百药。
“此次吴王北上抗杜,我王师实力虽不占优,但对方劳师远征,胜败尚在两可之间,至于他背后的李唐尚且自顾不暇,哪有心思来救援杜呢?主上不必忧心。”
话是这么说,但李琳挤眉弄眼的表情还是看在了李百药的眼里,看这李百药投来的疑惑目光,李琳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自己怎么那么心软。
算了,这老头对自己也还不错,就帮他一次吧,至于他能不能看到和领会,就全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李琳沾着杯子里的水在案几上也下了“福祸难料”几个字之后便急忙站起身来向李百药行礼告辞之后便匆匆退出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