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 / 2)
冬去春来,正月过后,整个大同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场景。
没有了以前的苛捐杂税,也没有了繁重的徭役,加上华国又将普通百姓和士绅官吏,彻底分割了开来,让往日这些掌握一方百姓生死的土皇帝们,再也无法随心所欲地盘剥百姓。
这使得三郡2万平民,整个精气神儿都发生了变化,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一开春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收拾农具,所有人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一想到今后每亩地只要给朝廷缴纳二三十斤的租粮,剩下的粮食就全部是自家的,所有生产队的百姓都是无比的亢奋。
所有人都知道,今年秋收以后,三郡就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
这让负责治国理政的洪承畴等一众官员,心里也都不由的生出了一种成就感。
毕竟大家都是明白人,先不管这套制度能坚持多久,但起码是真的施实了下去。
而且还是真真正正的落到了实处,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前所未有的。
历朝历代那些英明神武的皇帝,那些太平盛世,都无法做到华国现在这一步。
一些有眼界的读书人,已经醒悟了过来,只要华国的这种政策坚持个十年不变,恐怕真的会实现真正的大同盛世。
显然,能被洪承畴选中留在中枢的读书人,基本都是有抱负想做些实事的文人。
相比起洪承畴他们,林锐却并没有那么乐观,因为他知道,任何新政实施起来其实并不难,只要有决心有魄力,再有强大的武力做支撑,基本都能实现,但真正难的是保持住不变味。
虽然现在看似压在百姓们头上的几座大山,都被他拿掉了,但实则只是治标不治本,时间一长那些地主官吏就会死灰复燃,各生产队的农政官,司法官和军官也都会变味。
那些人联合起来依然有无数的办法来盘剥压榨百姓,甚至哪怕是他让那些夫人去管理生产队,也只能暂时解决问题。
因为贫穷不是根源,愚昧才是根源,而想要真正杜绝地主士绅的死灰复燃,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开启民智,让所有百姓都识文断字,有一定的见识和理解能力,如此方能一劳永逸。
民智一旦开启,人人都识文段字,哪怕朝代在变,也不可能再做到真正的愚民。
但林锐知道想让所有人都识文段字,几乎不可能,哪怕是只教授二十岁以下的少年和孩童文化,都难如登天。
而随着春耕在即,京城的消息一条条的传来,让林锐暂时也没心思在管教育的事。
“那卢象升当真在城外日日操练大军?”
“是的大王,恐怕得有十万大军,都是一二十岁的青壮,操练之法和咱们的差不多。”
“他们的装备如何?每日的伙食军饷可有打探到?”
林锐眉头紧皱,已经有些后悔给明朝喘息之机了。
他没想到一个卢象升就能搞出如此大的动静。
这要是他没穿越过来,没有华军,凭卢象升的这十万新军,明朝恐怕就很难亡。
“回大王,装备倒是只有一半人有刀枪,披甲者更是不足两成,军饷普通士卒是每人每月二两,伙食一日三顿,基本都能吃饱。”
“草,崇祯哪来的那么多钱粮让他折腾?妈的,大明的贪官污吏呢?”
林锐听说十万人都能吃饱饭,还有军饷,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忍不住破口骂道。
因为在古代,一支军队只要能天天吃饱饭,那就了不得了,绝对是能打仗的。
要是还能拿到军饷,那就能打硬仗,要是赏罚也还算公正,在勤加操练,那就已经具备绝世强军的胚子了。
原本他觉得只要消灭了洪承畴和他统帅的十余万边军,明朝基本上就对他没有威胁了,如今看来却是大错特错,威胁最大的竟然是卢象升。
照这样下去,要是再给卢象升多一些时间,怕不是还真会被他翻盘。
此刻林锐也真正明白了洪卢孙三人,卢象升,孙传庭恐怕才是真正的救世能臣,洪承畴虽然能力不弱于两人,但性格决定他不可能拯救得了大明。
而历史上卢象升和孙传庭之所以没有保住大明江山,恐怕不是两人能力不行,估计是一直都没能真正获得崇祯帝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