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泅渡(1 / 2)
汉中,汉军营地。
锣鼓声响,兵卒集结。
“丞相,赤甲军已完全列阵。”姜维手握绿沉枪,屹立在高台上,他的视线越过台前宽阔的营地,锁定了数千名赤甲军的精锐。
这些步兵经历了北伐的严峻考验,如今已是军中翘楚,精锐之名堪称实至名归。
尽管人数不多,然而每一位都是蜀汉的骁锐悍卒。
“好,启程。”
此时正值初秋,江水暴涨,雨势如瀑。
巨大的雨水冲击着江州附近的山体,伴随着山洪和泥石流,使得赤甲军的行军异常艰难。
“禀丞相,现在与前方依然无法联系。”斥候来报。
“知道了,你下去吧。”诸葛亮轻挥羽扇,眼中忧郁。
“诺。”
自半月以来,不只是东吴方向没有任何消息,甚至连永安督陈到的信报也杳无音信。
围绕荆州附近的局势,愈发云遮雾绕,扑朔迷离。
“形势紧迫啊!”
姜维深夜卧榻,根本就心绪难平,不仅仅是因为东吴的不作为而倍感愤怒,也不是因为北伐的阶段性胜利让他自满,哪怕如今一跃成为蜀军中公认的善战将领,姜维的心中也没有太多的喜悦。
长安尚未平定,天下复汉之路刚刚起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更为关键的是,随着历史车轮的旋转和命运的更迭,许多事情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冥冥之中,无数人的命运线纷纷发生了转折和错位,像细丝般交织在一起,构建了一张无比巨大的网。这张网包罗万象,道家称之为自然,儒家则名之为天下。
尽管姜维有着前世的记忆,无论是兵法、谋略,还是武艺,他都表现出超群的水平。但是,当历史的大潮发生改变的时候,那种未知的不确定性,便让人心中泛起一丝惴惴不安。
然而,恰恰是这一丝心中的不安与躁动,让英雄与凡人之间有了泾渭分明的区别。
君子终日乾乾,朝惕夕厉,可以无咎。
或曰,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丞相!”
“伯约!”
夜不能寐,诸葛亮起身登上楼台,眼见姜维已经静坐许久,衣衫都被雨水溅湿,却忍不住上去提醒道。“天色已晚,此处雨水甚大,不如早些休息。”
“丞相,我们真的要止步于此,难道不能渡船去永安吗?”姜维一脸忧虑发问,目光依然望着瓢泼的雨水。
“很难!”诸葛亮脱口而言,他想过这个问题,而答案也演算过很多次。“我知道伯约你忧心永安的安危,但若是此时渡江前往,三千赤甲军却无法筹措到船只,一切都是徒劳。”
“那若是我们将赤甲军驻扎在临江,我们二人只带亲近侍卫前往呢?”姜维追问道。
诸葛亮叹息道:“单只船当然没有问题,平日里不是没有渡船往来其间。但若是抛下赤甲军,就等于放弃了武力,一旦永安城沦陷,我们的安危都会不保。”
“单只船当然没有问题,平日又不是没有渡船往来其间。”诸葛亮叹了口气。“但如果抛下赤甲军,就等于放弃了武力,只怕万一永安城沦陷,就连我们的安危都会出现意外。”
“丞相是说,陈到有可能丢失永安城?”姜维发问。陈到是先帝帐下兵马,自夷陵之战后,就一直驻守在永安。
“是!如果陈到丢失永安,那么无论是魏或者是吴,都有可能突破巴东的防线,届时临江以东无险可守,江州危矣。”
“而且这种局面下,莫说是赤甲军,就算是北伐大军数万人都来,也无法展开像样的作战,北线和东线根本是两码事?”姜维继续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