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2 / 2)
太上皇也不想接这个茬,只是年岁毕竟已经上来了,皇帝登基也有些年头了,却一直没有长进,这就比较要命了。
至于后备人选,基本上就只能是忠顺王了。
比雍治还特么的扯淡,一个比一个拉胯,万一搞出了事情,还得自己出来处理这个烂摊子。
太上皇也是命苦。
在贾环看来,其实都是太上皇自找的。
整天猜忌这个,猜忌那个。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想着防一手,防的还都是自己的儿子,就很傻悲……
“贾家的事情,不要再拖了,你想拿老六,给你儿子顶缸的事情,真以为没其他人知道。”
“朝廷多收了那么多银子,都是贾环的功劳,你得给人家个交代。”
“还有户部的右侍郎不是已经空出来了吗?”
“让你那便宜老丈杆子补上去吧,也算是你送了个人情。”
太上皇一下子交代了许多事情,基本上都跟贾家有关系。
雍治也听明白了,合着自己这段时间做的事情,都落在人家眼里了。
简直就是个笑话!
丢人丢大发了!
有点羞愧,也有点愤怒,到底还是没有把脸憋的通红。
“是,儿子回去就安排。”
整体而言,态度还是比较恭敬。
论起处理朝政来,基本的业务能力可能有,但论起洞察人心,雍治还差的有点远。
“朕岁数大了,你的路还很长,不能事事都指望着朕来给你收拾。”
“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能用,什么人能大用,你心里都得有数。”
“本来林如海,是朕给你留的股肱之臣,和你年岁也比较相仿,小你几岁正好合适。”
“你非得把人派到江南那个烂摊子里捞银子,结果怎么样,把人给弄死了,你现在还有合适的人用吗?”
说起这个太上皇就有点来气。
当领导的,尤其是高级领导,最重要的工作,其实已经不再是各处灭火,或者盯盯进度了。
具体的事情,应该有相应的人去做,凡事事必躬亲,是一种失败的表现。
雍治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当皇帝的没有财权,还当个屁。
没银子什么事儿都做不了,连放屁都不响。
不过这话肯定不能说,最起码不能在这种情况下说。
转念一想,忽然想到了什么。
“父皇您的意思,还是得拉拢贾家?”
雍治有点不太敢相信,绕了这么大一圈之后,还是绕到了贾家的头上。
太上皇没有说话,沉默代表了一切。
林如海是探花不错,祖上也是三代列侯,不过说白了也就是个人能力稍强一些。
并没有到完全不可替代的地步。
想来想去,雍治还是只能想到贾家,毕竟林如海是荣国府家的女婿。
“贾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
雍治就不明白了,之前贾家是那副德行,根本就没有一个能扛事儿的,眼看着就要没落了。
怎么就突然如此重要起来?
“有些事情你不知道,所以有疑问也是正常的。”
“贾家的影响力,并不是实力本身,而在于人心的向背。”
“一门双国公,并不是说贾家的功劳,只能封两个国公,而是异姓王太显眼了,尤其还是两个。”
“所以贾源和贾演,就放弃了异姓王,高祖为了保全贾家,也就同意了。”
里面的典故,要不是太上皇经历过,也不太敢相信。
雍治也反应过来:“所以贾家的国公府,才跟其他几家不太一样,御赐的牌匾,也比别人家更显荣耀?”
已有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就算是御笔钦赐,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承受的起的。
“贾家的事情很复杂,要是后继无人的话,肯定也就没落了,不需要两代人的功夫,就可以除名了。”
“但凡有一个有点出息的,就很容易获得广泛的认可,这是一种来自武勋集团内部的认可,就是为了防备对皇家的不信任。”
政治就是一场永不停息的博弈。
当皇帝,肯定是个高风险的职业,但还是有很多人求而不得,就是权利的魅力。
至于武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类似的心态。
给皇家卖命是肯定的,不然的话,爵位从哪里来,怎么往上升,都是问题。
在卖命的同时,也得留着后手,不能真的把命给卖了。
不是说值还是不值的问题。
主要把命真的卖了,换到手的东西,爵位也好,银子也好,不一定有活下来挣的多。
做生意嘛,基本的投入产出,还是要算一算的,不寒碜~
大家都明白,单独面对皇家的时候,武勋基本上没啥发言权。
甚至就不用面对皇上。
只要皇上把文官集团调动起来,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武勋集团进行彻底的压制。
打仗也好,练兵也罢,首先得有人,其次得有军饷。
这两项重要的权利,武勋集团并没有能够彻底掌握。
说白了,还是直接受到兵部的直接钳制,以及户部的间接钳制。
真需要打仗的时候,皇帝自然需要倚仗武勋出力。
但等到没仗可打,或者说没有大仗可打的时候,武勋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受到打压实属正常操作。
这时候,武勋集团,就需要抱团,团结起来抵抗来自文官集团的压力。
利益这种玩意儿,从来都是从斗争中得来的,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有人会主动送上门来。
然而想要团结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带兵打仗的,有几个是没脾气的,本来嘛,武勋内部就有着不小的纷争。
甚至有些互相还结着仇,往外还得统一下口径,协调起来就很麻烦。
非得需要一个强力人物出面才行。
不然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把大家捏合到一块。
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那还得了,顷刻间小团体就垮了。
贾家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
能有这个地位,肯定不是单纯的恩义基础,或者一门双公的朝廷地位那么简单。
必须得综合起来,恩威并施。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太上皇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起了防备之心,所以才会就手把贾家给收拾了。
朝廷不允许那么牛逼的人存在。
没仗打了,贾家人也就没有那么大的作用了,此时不除,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