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分工(1 / 2)
“以前父亲还在的时候,我也曾经在父亲的书房里,见过这四句话。”
林黛玉的眼睛有点朦胧,感觉此时此刻,父亲的身影,和贾环的身影,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
如果说,之前对于贾环,更多的是好感,一种源自于感动的好感。
现在林黛玉可以肯定,此时心里更多的是一种崇拜,一种对于崇高理想的崇拜。
不是每个女孩都是白雪公主,但是绝对每个女孩,都曾经幻想过,能够陪伴自己一生的人,是一个白马王子。
“姑父虽然走错了路,但还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林如海的选择,在贾环看来,根本上还是一种比较天真的做法。
不过也可以理解,历史毕竟有其局限性。
没有经历过敢教日月换新天,是不可能感受到什么才是真理的力量。
“走错了路?”
对于贾环的这个结论,林黛玉很显然不能接受。
每个人都有自己曾经的偶像,随着年龄的增长,数量可能不止一个,而在你很小的时候,其实你的父亲或者母亲,应该就是你的第一个偶像。
林黛玉也是一样的。
在她的心里,父亲林如海,就是一直以来非常敬佩的人。
尤其是在林如海去世之后,基本上就算是一举封神了,林黛玉压根就不能容许别人说半个不字。
好吧……
林姐姐其实也没有那么霸气……
反正就是在心理层面上不能接受别人对于林如海的批评……
即便是贾环也不行!
“姑父当年的选择,说白了,还是希望皇上可以勤政爱民,让百姓的生活,能够得到改善。”
贾环一语道破了林如海的想法。
和传统的士大夫一样。
这个想法,不能说是天真,只能说是过分的单纯了。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
皇帝不可能再次成为尧舜,风俗淳也不能解决生存和生活的问题。
“难道不是吗?”
林黛玉满脸疑惑。
从小接受的儒家传统教育,教的就是这个。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百家争鸣之后,儒家能够长久得以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
“林姐姐,你有没有想过,亚圣孟子说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古往今来的多少帝王放在了心上?”
其实到了后期的儒家,已经早就脱了最传统的儒家思想。
所能够延续下来的,只是统治者所需要的那一部分。
而不利的部分,早就被打为异端。
贾环的这个问题,林黛玉没有办法回答。
当然这不是林黛玉的问题,即便是把政老爷拉过来,恐怕也不能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有事拉踩政老爷的一天……
至于大脸宝,还是算了吧……
“百姓的生活,不需要孔孟,也不需要帝王将相。”
“男耕女织本身就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方式,虽然生活水平还是很低,但是基本上能够填饱肚子。”
“空闲的时间,还可以唱唱歌什么。”
不是我瞎扯,风雅颂这种东西,本身就不是什么高端的文学样式。
说白了就像是民间的小调一样。
劳动人民生活之余的一点小情调。
“可是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林黛玉已经陷入了贾环的节奏里,之前许多问题只是司空见惯,但是并没有仔细深究过。
如今被贾环点了出来,却发现,之前读的书,并不能解释眼前的问题。
“如果大家都去男耕女织的话,要是有外族入侵的话,到时候该让谁顶在前面。”
“如果大家都去男耕女织的话,要是有人生病了,到时候又该让谁来当大夫,去研究怎么治病救人。”
“如果大家都去男耕女织的话,那么除此之外的生活所需,诸如铁器陶器之类的用具,以及盐等重要的生活物资,又由谁来提供。”
社会分工形成的原因很复杂,结果也很复杂。
但是贾环想让林姐姐能够很容易理解,就换了一种比较通俗易懂的说法。
其实就是这样。
在远古时期,人和其他动物,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住山洞,茹毛饮血,也会摘树上的果子吃。
低处的摘完了,就慢慢开始学会爬树,开始试着去摘高处的果子。
在这么严酷的生存环境里,生存下来,就是唯一的期盼。
所以在那个时候,人是不能够轻易生病受伤的。
因为一旦不能够参与劳动和战斗,对于种群而言,就是一个累赘。
如果不走运的话,很有可能会拖累很多人。
所以被放弃,是大多数受到伤病折磨之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