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作圣诗、降圣光(1 / 2)
宋焘第一时间与文老会和,一起商量对策。
“这群歹徒能够轻而易举的摸进县城,就连我都一点感应都没有,至少有五品高手存在,不是我们能够力敌的。”文老忧心忡忡地说道。
“文老和宋兄弟绝不能轻易犯险,看样子对方应该是冲着狼妖之死而来。我已经向知府大人求救,他应该很快就会赶过来。”
陈县令知道对方来者不善,第一时间便向上求援。
上次斗狼妖时的求援,知府大人便是在半路收到陈县令解除危险的消息又折返回去的。
天下儒生是一家,这是圣殿的规矩。任何儒生发起求救信号,附近的其他儒生都要第一时间赶去支援。
不过这里的儒生,通常指的是有官身的儒生。只有他们可以通过圣殿颁发的官印快速传递消息。
没有官印,发起的求救信号略等于无。所以,在泗水县能够向外快速求救的只有陈县令,文老都不行。
“对方限定今天午时过去,否则就处死薛观主,我们等不起。”宋焘最担心的还是薛观主的安危。
上次几乎谋划的万无一失,最终还是功亏一篑。这次面对强大的对手,他更加心里没底,贸然过去很可能就是送死。
“仅凭我们三人,肯定救不出薛观主。在援手没到之前,我们只有一个机会,能勉强立于不败。那就是得到圣殿的庇护。”文老边说边捋着花白的胡子。
“文老说的可是作圣诗、降圣光?”陈县令突然想起了那个传说,不禁捂住了张大的嘴巴。
“什么圣诗?什么意思?”宋焘一脸的困惑。
这些辛秘并非所有儒生都知道,唯有掌控官印之人才会知晓圣殿的一些不传之秘。
“只要作出能让圣殿的圣典金书发出感应的诗词,就会从圣殿降下圣光,庇护作诗之人。一道圣光可以庇护一天。只要我们能坚持一天,知府大人就能赶来。”
“文老,一时半会我们也作不出圣诗。我什么水平,你是知道的。”陈县令倒是有自知之明。
“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我们每人写一首平生最得意的诗,用你的官印直达圣殿,姑且一试吧。”文老转过身,对着陈县令说道。
陈县令连连点头,三人说着便向县衙走去。
不久后,三人便来到了县衙的一处书房。书房里早已准备好了笔墨纸砚。
现作诗,对文老和陈县令二人都很有难度,两人在回来的路上便已经想好了平日里最得意的一首诗。
来到书房以后,陈县令当仁不让的第一个把自己的诗誊写在纸张上,然后盖上官印,等候圣殿的反应。
一刻、两刻……一直到三刻结束,官印始终没有得到动静。
“唉,我是不行了,看文老了。文老毕竟是进士出身。”陈县令苦笑道。
“我只是皇榜进士,不是圣榜进士,姑且一试吧。”文老提到这个主意,其实就是前些时日写了一首好诗,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圣殿给鉴定一下。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真正流传千古得名诗,大多是乘兴而作。
“泗水采石昔未闻,自我采之多异文。
天精散落入地脉,龙章凤质何纷云。”
这首诗是文老参加泗水一处采石场参加劳动时有感而发,叫做《泗水采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