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文武之争(1 / 2)
奉天殿,御门听政。
父子二人高坐,太子的宝座和皇帝的宝座只差一个台阶而已,简直就是历朝历代的太子求都求不来的殊荣,可是这对于朱标来说,也就只是日常而已。
下方的臣子也感觉到无比踏实,他们已经习惯了两个人坐在他们的上头,忽然间跑出去一个,他们面对的就是即将暴怒的老皇爷朱元璋。
这种事情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
文武百官依次上前汇报朝政,征调粮草的,征调银两的,大事小情,都要在这里汇报。
上海县码头,和沿海互市,还有新平行省,又拉回了海量的白银,这些白银让户部尚书吕昶腰杆儿挺得像旗杆子一样直,这可是多少年都没有的富裕仗,不缺钱,不缺粮,不缺兵,前方打的势如破竹,可谓是国朝大兴之兆!
君臣一片和气,前方捷报连连,郑国公常茂已经攻破了平壤,李成桂口衔宝玉赤膊请降!
可是对于如此大功,朝堂之上,却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灭国之功当重重赏他,也有人说他的手段过于酷烈,平壤四周千里尽成焦土,简直是大军所过寸草不生,而且还焚毁大量书籍,简直是杀人诛心。
几个老御史当即坐不住了,晃晃悠悠的出列,“臣有本奏……”
朱元璋眼皮一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老头顿时精神满满,中气十足的说道,“臣弹劾郑国公常茂,如此手段真是残暴至极,犹如土匪过境,实在不是我大明天军所为,我大明天军当主张仁道,以圣人之道教化为主,以刀兵杀戮为辅,这才能不触怒天道,以彰我中华万年体统……”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尽皆哗然,管御史台的刘伯温,都低下了脑袋,满脸通红。
其实这个老头也不是很蠢,他们知道常茂做的没毛病,而且大索屠城这件事情,太子爷还总干呢,他们总不敢弹劾朱标吧,如果真是那样,那还不得群起而攻之。
他们弹劾常茂,说白了就是文武之争,常茂本来就是武将的登峰造极,又能得到灭国之功,皇爷赏什么?赏无可赏!如果这个时候他们趁机弹劾,给朱元璋一个台阶下,朱元璋象征性的功过相抵不予追究,也算得上是皆大欢喜。
圣人之道,只不过是朝堂上的理由,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才是圣人之道的真正运用,脏事儿就要用最为圣洁的语言说出来,这样才能保住大多数人的面子,包括皇帝……
可别小看这一招,这可是历朝历代开国时期武将太强的时候,文官的生存之道,文官的好处在于什么?只会圣人之道,只会平衡之道,让他们拎刀子造反,那就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是这些开国的老军头确实不一样,他们的本质其实就是土匪恶霸,今天能扶持这个皇帝,明天就能扶持那个皇帝。
文官也就是利用了这一点,让很多皇帝在文臣和武将当中选择了文臣,毕竟这两个都有害的东西,一个是立马要命,一个是温水煮青蛙……
所以这文臣也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能扳倒无数勋贵,除非是勋贵太强,他们才会选择慢慢同化,让开国武将的后代只喜四书五经,而不喜长枪大剑,这可是所有文人惯用的伎俩。
所以他们今天要把这一招用在常茂身上,很多文臣心知肚明,当初闹天花的时候,常茂浑身铁甲深夜入宫,这可是大不敬,皇爷虽然给太子爷面子,没有追究这件事情,但是这秋后算账嘛,也就是找个理由的事儿。
可是他们想错朱元璋了,朱元璋如果真的想找常茂的麻烦,也不会让他们来找理由,开国皇帝气吞万里如虎,何须在乎那些蝇营狗苟的策略?
“嗯,常大小子出息了,这都混上灭国之功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来喜怒,却说出了这么一句不着边际的话,看起来好像是什么都没有回答,其实却是什么都回答了,而且还回答的清清楚楚。
说句不好听的,只要朱标还活着,他就不可能动常家,也不可能会动蓝玉,这些个和朱标走的非常近的武将,就算是他们真的有些事情办的很过分,他也只会高高抬起,轻轻落下,最后这个人情还是要攥在自家宝贝儿子的手里。
再说一句不好听的,如果朱标真的出事儿了,就常茂蓝玉那几头蒜,还真不够朱元璋吃的,属于那种扒皮都不敢大声惨叫,杀你头还得领旨谢恩的那种,老爷子从来没有把他们看作什么威胁,只是能不能用而已。m.166xs.cc
能用就宽容一些,恩德一些,用不了就趁早拉倒,一刀子剁下去,一了百了,老朱这种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会和臣子玩什么平衡谋略吗?纯属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