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看谁耗得过谁(2、求订阅)(1 / 2)
第230章
叁星有半个棒子国在支持,并且还有米国的支持。
采用政府+大财团的模式,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的高效融合,迅速崛起。
在此过程中,棒子国还将大型的航空、钢铁等巨头企业私有化,分配给大财团,并向大财团提供被称为“特惠”的措施。
所以发展的速度很快。
由于如此庞大的资源集中于少数财团,他们可以迅速进入资本密集型的dRAms生产,并最终克服生产初期巨大的财务损失。
83年可以说是棒子国半导体产业的历史转折点。
他们财团进入让半导体行业进入大规模集成生产时代,这些包括叁星、金星社以及现代公司(后改名为海力士半导体,并被SK集团收购)等企业。这实现了棒子国工业的质变—三六三—从简单的装配生产到精密的晶片加工生产。
80年代,叁星和现代的财团都在寻找未来的商业领域,最终他们的目标是,从工业基地转型为更具高科技导向的产业。
当叁星决定通过其电子业务进入大规模集成芯片生产时,现代决定将芯片生产作为实现其向电子产业多样化的一个途径。而随后金星社的加入,让棒子国最大的三家财团均参与进VLSI生产。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他们的眼光很好,很有前瞻性。
叁星的发展得益于外国技术许可在叁星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使用。
而叁星的彻底崛起,还要依靠樱花国半导体被米国制裁,以及他们得到了米国的支持。
叁星电子在84年成立了一家现代化的芯片工厂,用于批量生产64KdRAm。84年秋季首次将其出口到米国。到了85年成功开发了1mdRAm,并取得了英特尔“微处理器技术”的许可协议。
在87年,世界半导体市场还出现另一个机会,这源自米国和樱花国之间的半导体贸易冲突以及随后的政治调控。
85年以后,樱花国dRAm生产商市场份额的增加,被认为是牺牲了米国生产商的利益,两国之间的贸易冲突日益加剧。
随后米国对樱花国的半导体进行制裁。
樱花国无奈,只能选择减少产量提高价格来应对。
但是,
当时米国计算机行业需求增长,导致全球市场上256KdRAm的严重短缺。
这为棒子国256KdRAm生产商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之窗”。
所以叁星就趁这个机会崛起。
……
不像陆舟的盛唐,一切只能靠自己。
一切只能靠自己来投入发展。
不过盛唐科技不负众望,以一己之力,超过了所有对手,遥遥领先。
陆舟的办法就是……花费大量的资金,在全球挖人才,各种怪才。
特别是重视基础学科的人才。
所以盛唐科技也才能在这块领域迅速赶上来。
虽然后面有米国和叁星的两重夹击,但是陆舟的盛唐并不放松。
在一番的努力之下,他们率先完成了一个64mdRAm的研发。
这是全球第一个开发出这个的公司。
成功占领了一处高峰。
从而,盛唐科技拉开了跟这些公司之间的差距。
原本叁星以为自己能够弯道超车,没想到反而被越拉越远。
所以现在……叁星只有唯一一个办法。
反周期定律!
也就是俗称的价格战!
只有利用低价的优势,把市场抢回来。
至少,不能让现在自己的市场被剥夺走。
而价格战就需要他们自己贴钱进去了。
现在市场的内存芯片价格,虽然有了一些回升,但还是比较低的价格,大概是每片1.2美元。
而叁星生产一片内存的价格是1.3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