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琴名独幽,快雪晴时贴(2 / 2)
而在立桌上面,还摆放有一把古琴。
长一百二十点四公分,琴额宽二十公分,琴尾宽十五公分,琴面黑红相间漆,梅花断纹与蛇腹断纹交织,背面牛毛断纹。
琴面和琴底所选用的材质都极其珍贵,上面还刻有唐文宗的年号,灵机式样,桐木,背面龙池刻有“独幽”二字。池内有“太和丁末”四字,背后凤池有“玉振”印章,琴尾有民国湖南家李伯仁题款。
古琴在九州的传承乐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又称瑶琴、玉琴和七弦琴,有记载的历史,便在三年前以上,属于八音中的丝。
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籍记载伏羲作琴、皇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
现有琴曲存世三千三百六十多首,琴谱一百三十多部,琴歌三百首,零三年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零六年被列入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果然是……”
“那些东西没错!”
王小涛陡然变得激动无比。
来之前,循着记忆的判断,他就觉得不可能出错。
但当真正当面,给出确凿的结果后,内心那种激动的欣喜,依旧是不言而喻。
无论是那一幅字,还是这琴承和古琴,都是一等一的宝贝。
一级文物。
特别是古琴和那幅字,更是可以名列一级甲等,永不出世的国之重宝行列。
几乎是在看到这样一件古琴的一瞬间,王小涛整个人更是身体微微一颤,心中想掀起惊涛骇浪。
这是在王小涛得到神眼天瞳的传承后,难得的又一次失神。
琴名独幽。
真正的传世古琴。
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为九州十大名琴之一,和十大名剑、十大名刀齐名。
只是看着其中的一根琴弦,不免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这是七根琴弦中,从上面数的第二根,在一般人眼中,或许看着与其它琴弦,一模一样,并无其它任何不妥的地方。
但是落在王小涛眼中,却一眼看出了不同,这一根琴弦,并不是原来的,而是后期配上去的。
琴承的价值,虽然不如古琴,但亦是十分难得。
这种东西,一来制造的数目本就稀少,能够传承下来的,自然也就更少了。
而且这种木工制品,传承的过程中,本就不易保存,能够保存如此完好的,几乎没有。
目前已经知道的琴承,国内也就国博馆和古博馆,这两大馆内,各自收藏了一件。
但是,那两件的品相,比起这一件来的话,可是相差甚远,说是九牛一毛,都毫不为过。
其中一件,有着明显的烧毁迹象。
另外一件,虽然没有被烧毁的痕迹,但因为是出土文物的缘故,上面却满满斑驳,然后还有被腐朽的地方。
也幸好出土的时候,做了好完善的保护措施,然后出土后,又第一时间进行抢救,不然这件琴承就要报废了。
虽然古琴的琴弦是后期又重新修复的,但好在王小涛手里,已经有了冰天蚕丝,可以用来做琴弦。
替换之后,那就是真正的十大名琴。
将目光从古琴上收回,王小涛接着又盯着这幅仿品字帖,打量了起来。
这样一副王羲之的字帖《快雪晴时贴》,入目看去的话,笔锋苍劲有力、运笔气势如虹,确实应当是名家大作。
如果所书写的内容,不是王羲之的《快雪晴时贴》,而是其它的内容,那么一定会被认为是真品。
可惜偏偏所书写的,确确实实是王羲之的《快雪晴时贴》,那就只能是赝品了!
这位是谁,九州历史上的书圣,泱泱九州上下五千年闻名历史,能够有资格被称之为圣人的,只有寥寥数人而已。
王羲之能够名列其中,被称为书圣,其书法的登峰造极,可想而知。
这一幅署名为王羲之的《快雪晴时贴》,笔法固然了得,但若是和王羲之一对比,差距顿时就显现出来了,应当是后世哪位名家临摹之作。
但就是这样一副临摹王羲之的《快雪晴时贴》,却让王小涛再次陷入了相同的激动。
那种情绪,毫不逊色于,发现十大名琴的时候。
透视能力之下,只见在这样一幅赝品《快雪晴时贴》的内部,还夹杂着一幅相同的真迹。
笔法了得,苍劲有力,用笔峻利,俊宕清健,体势丰满,沉著潇洒。尤其是尖笔的起讫牵带,丰富多变,饱满完整。
绝对是王羲之的亲笔真迹无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