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反昭雪(2 / 2)
巫蛊之祸,无论是支持皇太子刘据,还是支持刘屈髦,诸多权贵退出了历史舞台。刚开始,百姓认为是奸臣当道作乱,跟着仁厚的太子一起平叛,守护汉家社稷。怎知,剧情出现反转,皇帝还活着,是皇太子造反。
当皇太子造反被镇压,画上句号时。剧情又出现了大反转,那些造反的人,结果成了受害者。
田千秋见朝堂风向变了,要想富贵,出人头地,眼下就有一个机会:为太子鸣冤。
当然,这样做的后果,稍有不慎,就会惹怒皇帝,被诛杀。
田千秋做好了思想觉悟,鼓足勇气,踏出第一步:给皇帝上书为太子鸣冤。
田千秋上书了这样内容: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
田千秋上书这段话,有两个意思。
其一,给太子的行为定性:罪当笞
其二,利用鬼神论给自己造势。
进而,表达出了一个核心思想:太子没有造反。
那么,问题来了?
太子没有谋反,逼杀太子的人,是功臣,还是罪臣。
太子没罪,逼杀太子的人,才是真的有罪!
当刘彻看到这封奏书,立马命人将田千秋召来问话。他倒要看看,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言论。
就这样,替汉高祖守墓的田千秋,出现在皇帝的视野之中。
对于,田千秋而言,皇帝的召见,不知是福,还是祸。既然踏出了为太子鸣冤那一步,他已经做好了被杀的准备。
田千秋进入皇宫,见到了垂垂老矣的皇帝。
刘彻见田千秋身长八尺有余,容貌英俊伟岸,对他的第一印象极其满意。初见之后,两人进行了深层次对话。
刘彻听了田千秋的话之后,乃大感寤,说了这样一段话: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
这段话有一个核心思想:刘彻认可了田千秋上书的内容。
田千秋的人生也引来了逆袭,被提拔为大鸿胪。谁能想到,田千秋因适宜为皇太子鸣冤,从底层的守墓人,位列九卿。
这跨度,少有人能及。
为子平反
这次会谈后,皇帝也彻底醒了。
因刘据确实有起兵的行为,这件事就被定义为谋反。但,刘彻了解自己的儿子,从始至终都不相信刘据是真的反了。
哪怕,刘彻在愤怒的情况之时,下达平叛的命令。其用意也是想活捉刘据,问他为什么要反。怎知,事态失去了控制。更让刘彻没想到,反对太子的人,竟然会利用这个机会,斩尽杀绝。然,刘彻还要封赏那些极力平叛的人。
刘彻秘密调查后,也发现了重大阴谋。
因江充、刘屈髦之辈,他晚年失妻亡子,这是何等的悲凉。现在,他要为自己的儿子平反昭雪。凡是,参与捕杀者,一律处死。
当田千秋因替皇太子鸣冤,被皇帝提拔为九卿。
这个信号,朝臣岂能不懂。为皇太子鸣冤之势,犹如雨后春笋。这一刻,刘彻不打算忍了,开始全盘清算。
罪魁祸首之一的江充,满门抄斩。
搬弄是非的黄门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
曾在泉鸠里对太子兵刃相加的人,满门抄斩。
那些参与陷害太子而立功封侯的人,如商丘成自杀,张富昌被贼人杀,李寿被朝廷诛杀。
无论是与刘据交战的人,还是追杀刘据的人,皆诛除殆尽,牵连甚广。
刘彻不仅诛杀了诬陷儿子的人,还修建思子宫以寄哀思。以及在湖县刘据死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望而思之,期魂来归。
巫蛊之祸,起源于朱安世告发公孙贺,结束于田千秋为皇太子鸣冤。这场巫蛊祸,死了太多的人。有支持皇太子的人,也有反对皇太子的人。
若用阶段来划分,可以分为三个。
祸起:
公孙贺、公孙敬声、曹宗、卫伉、阳邑公主、诸邑公主等代表人物。
祸中:
卫子夫、刘据、赵破奴、韩说、江充等为代表人物。
祸后:
暴胜之、田仁、任安、刘屈髦、李广利、商丘成,以及追杀刘据获得升迁的人。
巫蛊案,无疑是汉武帝时期,最大、最惨、涉及面最广的冤案。上至皇储、皇后、公主、三公九卿、两千石高官,下至平民,都被祸及。
探案小能手
巫蛊之祸,起于公孙贺被灭族,彻底结束于田千秋鸣冤。那么,这场祸乱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引发了诸多学者讨论,留下了很多观点。
如,夺嫡之争。
刘据为皇储,已经有三十多年。因为汉武帝太过霸道,其母卫子夫小心谨慎,舅舅卫青也是谦恭谨慎。故而,刘据养成这样个性:宽厚。
刘据的性格与汉武帝不同,所以,他们父子做事的方式、方法也不相同。刘彻的言行,犹如当年的汉高祖,曾在某些场合,发表这样一个信息:子不类我。
刘邦这四个字,引发了以吕太后与戚夫人之间的后宫争斗。那么,刘彻这句话,后宫有谁能与之争呢?
据史料记载,刘彻有六个儿子。
老二,早死。
老三、老四不受宠。
李夫人是汉武帝的遗憾,其子刘髆(老五,正得宠。
钩弋夫人怀胎十四个月诞生的皇子刘弗陵(老六,有祥瑞的象征。
此时,能够与刘据抗衡的实力,只有一位:刘髆。
刘髆的舅舅李广利,是汉武帝重点培养接替卫青的人,又有两征大宛,两伐匈奴的战绩。李广利还有一个盟友:刘屈髦(汉相。
又比如,皇帝凉薄论。
他们认为,巫蛊之祸,是汉武帝自导自演的一场戏。
汉武帝晚年得子,又天降祥瑞。他对如尧降生的刘弗陵格外喜爱。他要扶持小儿子上位,就要废黜刘据,以及支持刘据的人。
所以,借助江充,制造了这场悲惨的巫蛊之祸。
如,奸佞当道。
这里的奸佞,主要是以江充、苏文为主。若不是他们引发巫蛊,汉武帝晚年,也不会发生这件惨案。
若,按照现代人探案手段。
分析问题,会从最直接一点入手:谁获得利益最大。
刘据死了,卫氏倒台。无疑,是刘髆获利,李氏登台。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李氏投降匈奴,被灭族。最后继承汉武帝衣钵的人,却是小皇子刘弗陵。
卫氏和李氏相争,没有获胜者。反而,成全了刘弗陵。
汉武帝也是获益者,不仅将卫氏庞大的树枝连根拔起,还灭了李氏满门。
从受益者动机来看,制造惨案的人,无疑是汉武帝和支持刘弗陵的人。而,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唯有汉武帝本人。
那么,事实真相,真的是如此?
或许,是。
或许,不是。
我个人认为,巫蛊之祸的发起者,不应该是汉武帝。而是,以李广利、刘屈髦、江充为首,策划的一起,夺嫡之争。
痴迷寻仙问道的汉武帝,最忌讳巫蛊。因为巫蛊,他杀了很多人,连自己的女儿都杀。此时,他已经病了,还不得不出宫养病。江充利用皇帝给的特权,制造巫蛊,以此搬倒太子刘据,以及支持者。
江充不过是个弄臣,是一个负责办事的人。他的破坏力,杀伤力,远远不够。因他之故,导致刘据愤然反抗,斩江充、烧胡巫、杀韩说,事态失去控制,进一步升级。
汉武帝之所以,对刘据起杀心,是刘屈髦派出的长史所言。平定叛乱后,刘彻从这件事醒悟过来,又诛杀了刘屈髦,除掉李广利。
刘屈髦、李广利是策划者,江充、苏文是执行者。而,这场搬倒太子风波,却没想到懦弱的太子敢反抗?
总之,从征和二年,公孙贺被杀,到征和三年田千秋为皇太子鸣冤。这场,巫蛊祸,总算落下了帷幕。
而,汉武帝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