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楼兰 破姑师(1 / 2)
元封三年(公元前18年夏,历经一年多的东征卫氏结束。其领地,被设为四郡,直接纳入大汉版图。
东边的战火,停息了。但,西边的狼烟又起。
那么,西边又发生了什么情况呢?
这就要从张骞的第二次出使西域开始。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汉战神霍去病,三战定河西。大汉将河西纳入版图,设酒泉、武威二郡。
两年后,张骞被任为中郎将,率3多人的强大使团,携带金币、丝帛等财物,价值数千巨万,牛羊万头,开启了第二次出使西域。
此次,张骞有一个目的:宣汉威于西域。
张骞一边加强对西域诸国的联系,另一边劝说西域诸国与汉联合,使之成为汉王朝之外臣。五年后,张骞带着西域诸国的使者,回到长安。
此刻起,大汉与西域诸国,加强了贸易往来。同时,大汉与西域诸国外交活动迎来了第一个高峰。
一年后,张骞去世。但,张骞凿空的西域,依旧如故。后人也将张骞两次西域之行,探索出的路线,取了一个伟大的名字,称之为丝绸之路。
刘彻征南越、灭东越,诸羌放弃昔日恩怨,联合匈奴,攻打河西走廊。刘彻为了保证河西走廊的安全,一边调兵遣将,迎战匈奴,平定诸羌。另一边增设张掖、敦煌二郡,切断匈奴和诸羌的联系。
河西走廊保住了,又进一步加强了大汉与西域之间的联系。
出使西域的人,更加多了。其中部分使者,没有张骞等人廉洁,有很多恶劣的行径。
如,将皇帝赐给西域的礼品,贱买私吞。
又比如,仗着汉使的身份,欺压西域诸国,巧取豪夺。
这些人的行径,抹黑了大汉形象。西域诸国对汉使评价极低,心中愈发厌恶。
有矛盾,就会产生摩擦。有摩擦,就会升级矛盾。西域诸国,无差别攻击,不向汉使提供任何补给,还有意制造困难。
汉使道远难至,来到西域,没有补给。为了生存下去,不可避免进一步激发矛盾。就这样,汉使与西域诸国的矛盾,越来越大,到了要靠武力解决争端的地步。
西域诸国对自己的实力有清醒的认识,他们的势力,难以与大汉争雄。
打不赢,就要找帮手。
西域诸国想了一个办法,倒戈匈奴,对付大汉,以自保。
之所以倒戈匈奴,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大汉离西域远,很难掌控。
其二,匈奴离西域近,曾掌控这里数十年。
冒顿单于时击败月氏,楼兰等国,控制了整个西域。及至,军臣、伊稚斜两位单于时期,匈奴在大汉的攻击下,对西域的控制力度减弱。
乌维继位后,一边向大汉示弱,另一边恢复实力。随着,匈奴的力量,渐渐恢复,又开始跟大汉扳手碗。
对于西域,乌维自然不会放弃。
匈奴参与进来,大汉和西域之间的矛盾,演变成大汉、匈奴、西域诸国三方矛盾。而,西域诸国曾被匈奴管控。如今,又倒向匈奴。这种情况,对大汉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西域诸国中,有两个国家对匈奴的依赖性最强。一个叫楼兰,另一个叫姑师。
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何时立国,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但,从冒顿给汉文帝书信中,曾提到楼兰。据推断,楼兰的诞生,至少在公元前174年以前。
楼兰的西边是盐泽,这盐泽,被后人称为罗布泊。此时的罗布泊,因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
楼兰在这个湖泊的西边,是进入西域的咽喉要道。
张骞走出的西域之路,无论是往孔雀河、塔里木河北上,走北道。还是沿着车尔臣河西进,走南道。都要经过楼兰,这个中转站。
楼兰因这个绝佳地理位置,担任起大汉和西域之间的贸易往来。楼兰也因此,商贸发达,经济走向繁荣昌盛。
按理说,楼兰更要加强与大汉联系,才能惠利惠己。但,楼兰有个现实问题,人口少。
随着,汉使源源不断的到来,单靠楼兰供给,有些捉襟见肘。再加上,部分汉使仗势欺人的恶劣行径,更加令楼兰人心生厌恶。
大汉设置的敦煌郡,其势力接近楼兰,更加令其害怕。一旦,大汉想要进入西域,进一步发展。那么,楼兰首当其冲,面临被灭的危险。
姑师位于楼兰之北,是通往北边的交通要道。
姑师也因为这个地理位置,经济走向繁荣。可惜,好景不长。姑师也面临楼兰的问题,人口少,承担起贸易的中转站,又遭汉使欺压。
楼兰、姑师认为汉朝离他们太远,想要征讨他们,鞭长莫及。而,匈奴离他们近,且曾用武力降服过他们,管辖了数十年。故而,楼兰和姑师,又一次投靠了匈奴。
乌维很满意楼兰、姑师的做法,给了他们一个任务:负责为匈奴提供情报。
只要汉使路径他们的领地,前往其他诸国,他们要第一时间将情况送至匈奴。随后,匈奴人提前埋伏在汉使经过之地,进行截杀,干起了杀人夺宝的勾当。
姑师、楼兰也趁火打劫,分一杯羹。
有一位汉使,叫王恢。他出使西域诸国,带着皇帝的使命,加强各国联系。面对匈奴的截杀,成功地逃了出来。后来,王恢得知,匈奴提前得知他们的行踪,是楼兰、姑师的行为。
王恢历经千辛万苦,回到长安,将西域的遭遇,全部告诉了皇帝。
刘彻听后,大怒。
他好不容易才加强西域诸国之间的联系,眼见取得不错的成果。却,被人横加干涉。楼兰、姑师,联合匈奴,阻碍大汉与西域诸国之间的联系。
这种行为,绝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