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越(1 / 2)
终军出使南越,为皇帝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一个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樛太后、赵兴得到大汉皇帝的恩准,提前收拾行装,携带朝礼,为入长安做准备。他们的行为,遭到一个人反对:南越丞相吕嘉。
吕嘉敢反对,是因为他有很多优势。
如资历老:
先后辅佐三任南越王,是三朝老臣、重臣。
还有很强大的家族势力:
宗族中当官大员,有七十多人。不仅如此,吕氏一族和王族联姻,男尽王娶女,女尽嫁王子兄弟宗室,还与另外一个大势力苍梧秦王赵光有联姻。
有威信:
国中甚重,越人信之,多为耳目者,得众心愈于王。
简单说,吕嘉位高权重,在国内威望盖过南越王。
樛氏、赵兴想要归汉,吕嘉第一个反对。吕嘉不愧是三朝老臣,拿出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口号:先祖遗策。
南越开国之君赵坨,曾留下古训:对待汉家皇帝,只求不失礼,不可入长安朝拜。
赵婴齐当政,也曾想入长安亲自朝拜,被吕嘉以这个名义劝阻。今,吕嘉也相信,这个名义,也能劝阻赵兴。
然,吕嘉失算了。赵兴出生在长安,母族势力在中原。他有一半血统是中原人,对大汉亲近,远胜于南越。
吕嘉多次规劝赵兴放弃朝见,赵兴不听。吕嘉以和平手段,不能劝阻赵兴,又有了新想法:废掉赵兴,另立他人。
臣下废人主,这是一件大事。既要名正言顺,又不能留下骂名。否则,不仅南越王族之人,会反对。大汉,也会有意见。
废掉赵兴后,立谁为王,这也很重要。
于是,吕嘉忙着解决两个问题:
如何废掉赵兴?
立谁为新王?
吕嘉忙着部署废立之事,不入宫,也不见汉使。终军、安国季少等使者,发现了南越国的异动,也注意到吕嘉的动向,但形势又不便杀他。
南越王和樛太后也怕吕嘉,事先发难。想通过汉朝使者的权威,谋杀吕嘉,以除后患。于是,南越国上演了一个故事:翻版鸿门宴。
翻版鸿门宴
樛太后以儿子名义,邀请吕嘉吃饭。吕嘉身为臣下,去也不是,不去也不行。吕嘉知道这饭,不好吃。稍有不慎,就会送掉自己的小命。
思考之后,吕嘉还是决定去。
他不是一个人去的,还带了一个人:其弟。
之所以带他,是因为其弟当将军,负责宫廷守卫。
吕嘉按时赴宴,让其弟带着将士驻守宫外,一旦发生不测,立即杀进宫中。
樛太后是女儿身,处事不够稳。若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提前出世,那么,她定能看到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故事。
可惜,她没有借鉴的对象,唯有自己当主角,演好这个角色。
樛太后在酒宴上,处处针对吕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樛太后包藏杀机。
樛太后在依次斟过酒后,趁势发难,说了这样一段话:南越内属朝廷,是国家之利,吕相嫌其不利,这是为什么?
樛太后突发此言,就是为了激怒汉使。一旦,汉使问责,她就能趁机发难。
按理说,樛太后发完言,就应该听到来自汉使的声音。然,樛太后擅自制定的剧本,汉使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脑海涌现出第一个声音:她,想干什么?
随后,汉使有一个表情:狐疑。
狐疑之后,你看我,我看你,都没人拿主意。其实,这也不怪汉使会有这种反应。
皇帝让他们驻守南越,没让他们放开手脚,插手南越内政。一旦,他们在这种公开场合问责吕嘉,就要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杀;要么,不杀。
不杀,问话也没有实际意义。杀,又没有请示皇帝,若乱了皇帝对南越的计划,引发新生内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
樛太后在酒席上的言语,明显是把汉使当枪使。汉使除了狐疑,只剩下面面相觑。那怕有怒,也绝不能在公众场合发作,以免坏了皇帝大事。
樛太后也傻了,她说出这句话来,其用意昭然可揭。可,汉使这边完全没有反应。一旦,吕嘉反应过来,那还得了。
不是吕嘉死,就是她死。显然,樛太后想要吕嘉死。
吕嘉年纪大了,也从对方的话语中,嗅到了死亡气息。吕嘉见座中侍者不同往常,当下,意识到危险信号。
樛太后敢把这些事说出来,定有后招。若不离开是非之地,结局只有一个:死。
吕嘉不想死,也不想这样去死。立马做出快速反应,有一个动作:当即快速离去。
樛太后见事情败露,若不除掉吕嘉,便会引火烧身。
汉使不问责,也不动手,只能让她来。
樛太后发怒,杀心顿起,想要用矛,刺杀吕嘉。
这一反应,惊动了赵兴。一边是母亲,另一边是国相,赵兴不想看到这种局面,出手阻拦。赵兴这个举动,让他多活了几个月。
这场南越国王宫中翻版的鸿门宴,匆匆的开始,草草的了结。
樛太后没有杀掉吕嘉,却弄巧成拙,打草惊蛇。以后想杀,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
吕嘉逃过一劫,惊魂未定,来到宫外,与其弟汇合后,连忙回到府邸。他与樛太后母子,不死不休。更加让他坚定要用武力,推翻赵兴,扶持新君。
吕嘉一边增加府邸的侍卫,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另一边,开始暗中谋划,联络大臣造反。
朝廷应对之策
吕嘉要反,需要时间集结力量。为了避免出现意外被杀,他对外称病,不见汉使。
樛太后想杀吕嘉,奈何自己力量不够。
就这样,樛太后和吕嘉陷入僵局。
你不敢动我,我也没力量动你。
这件事,也传回长安。
刘彻听说这件事,有这样的反应:怪罪使者怯懦不能决断。
如此良机,错了,岂不令人可惜。
樛太后想动手,没有成功。吕嘉位高权重,有权势,也不会坐以待毙。
樛太后和吕嘉之间,必然会有生死一战。
鉴于樛太后的势弱,刘彻需要调集兵马前去援助。然,刘彻也错判了一个形势:吕嘉的势力。
刘彻见樛太后、南越王赵兴归附,那怕吕嘉作乱,也掀不起大浪。对付吕嘉,不值得朝廷兴师动众,大举干戈。
于是,刘彻将这件事,交给了一个人负责,他叫庄参。
庄参是个明白人,皇帝想要用两千人,摆平南越,有点异想天开。他去了,就是死。送死这种事,庄参才不干。
庄参站出来,说了一段话婉拒,他是这样说的:若是以友好的方式前往,几个人就够了;如果是为了打仗而去,二千人不足成事。
这段话,表达了一个意思:你要我去送死,我才不干。
刘彻愤怒,认为庄参怕死,罢免了他一切职务。
就在刘彻物色出使南越的人员时,一个人主动站出来请缨,他叫韩千秋。
韩千秋,颍川郡郏地人,曾官居济北相。见皇帝想要以两千人解决南越吕嘉造反,他奋然站出来,主动请命,说了这样一段话:区区南越之地,又有南越王做内应,只有吕嘉作乱,难成气候。我愿领兵三百人前去,必斩吕嘉。
韩千秋敢说出这样的话,除了汉家男儿的一腔孤勇,就是误判南越局势。在韩千秋眼里,南越没有什么存在感。如今,还有南越王相助,杀一个吕嘉还不容易。
刘彻听到韩千秋之言,大加赞赏,汉家男儿,应当如此。
庄参怕死,不敢前往。哪就用韩千秋去解决,吕嘉作乱。
就这样,刘彻对南越进行了第二个会合,以韩千秋、樛乐(樛太后之弟,率领两千汉家男儿,前往南越平叛。
吕嘉反击
吕嘉听闻汉帝派遣将士进入南越,辅助南越王。他再不加快谋反行动,死的就是他。暗中谋划很久的吕嘉,没有多余的时间做万全准备,只能加快脚步造反。
造反,是一件掉脑袋、灭九族的大事。要想造反成功,就要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告诉天下人为什么自己要反。
吕嘉年老,脑袋却不糊涂。为了完成自己的造反大业,提出了这样的口号。
对南越王赵兴:
年幼昏聩,不顾先帝遗命,想要去长安朝见皇帝。
针对樛太后:
其一,樛氏是中原人,又与汉使淫乱,令南越蒙羞。
其二,樛氏一心想要内属,尽将先王珍宝入献天子以自作谄媚。
其三,挑动南越百姓反的情绪:樛氏随从人员很多,她是想走到长安后便将他们掠卖以为僮仆。
最后,高举诛杀樛氏大旗:
樛氏取自己逃脱一时之利,却没有顾及赵氏社稷和为子孙万世着想之意。
一个字:杀。
两个字:该杀。
吕嘉的舆论工作相当成功,再加上他在南越国的威望,振臂一呼,群集响应。叛军之势,攻入王宫,斩杀赵兴,樛太后等一干人等。就连汉使终军、安国少季等人,也在这场混乱中被斩杀。
吕嘉用武力反叛,暂时取得了胜利。
接下来,他要考虑一个问题:立谁。
有两个人可以选择:赵婴齐长子术阳侯赵建德、少子赵次公。
赵次公与赵兴是樛氏所生,且在长安为质,不能立。
吕嘉还有一个选择:自立。
然,吕嘉老了,活不了多少时间。他不想背上弑主自立的千古骂名。他诛杀赵兴,也不是为了自己当南越王。
所以,他做了一个选择:立长。
吕嘉扶立赵建德为南越王,并派人告诉苍梧秦王赵光(与吕嘉联姻及其诸郡县,做好反汉的准备。
韩千秋得知南越王、樛太后以及汉使终军、安国少季被杀,坐不住了。立马率领两千汉家儿郎,攻打南越国。韩千秋首战告捷,连破数邑,直扑番禺(南越国都。
韩千秋妄图以两千人深入南越腹地,歼灭叛军,立下奇功,不得不说,他的想法那叫一个天真。尤其是连破南越数邑,更加令他轻视南越。
当他距离番禺城还有四十里时,遭到南越围攻。韩千秋带着不甘的眼神,战死南越。
吕嘉杀了汉使,又斩杀汉军两千人,他深知以南越的国力,很难对抗大汉。这场动乱,他取得了胜利。
事后,他做了这样的安排:派人用匣子封装汉使符节,置于边塞之上,又自圆其说表示谢罪,发兵防守要害之地。
平叛!平叛
终军、安国少季等汉使被杀,韩千秋、樛乐等两千汉家儿郎战死。吕嘉挑衅大汉之威,欺辱大汉之名,这口气,刘彻安能忍气吞声。
南越反了,就要平叛,以振大汉之威。
这一次,刘彻不打算息事宁人,高调对南越用兵,一举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