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不动如山(1 / 2)
天山下,荒野中,演武场。
压抑的伤感,难言的心痛,三人沉默了……
突然,军寨的箭楼,响起警戒的号角声,伤感中静静观看骑军演武的三人,骤然惊醒……
安西悍将封忠的目光一凛,紧勒马缰,拨转马身,右手按住腰中横刀,警觉地望向军寨……
朝廷圣使韦皋的神情淡定,扭头看向郭进贤,双目露出询问眼神……
“晨练大军回营。这是箭楼吹响的大军靠近警戒号。”
熟知大营各种号角声的行军司马郭进贤,冷静地解释道。
……
一刻过后。
整齐划一的慢跑步声,沉稳有力,在空旷的原野上,远远传来,踏踩出一种有着奇妙韵律节奏的声音,清脆地叩击在人的心灵。
南北同声,步奏一致,奇妙韵律,由远及近,传至演武场,竟掩盖住骑军演武的战马轰鸣声……
在灵武大校场上,兵部侍郎韦皋目睹过号称“天下精兵”的朔方军操练,也伴驾观看过朔方军中最精锐的帅帐护军营演武,心中暗自比较,虽还没有看见李逸新练的安西军步军,却听到如此震撼人心的跑步前进声,不由得怦然心动,倍感惊讶;仅仅操练七、八个月的新兵,竟然能在六千多名军卒跑步前进中,保持如此沉稳整齐的步伐,踏踩出这般叩击心弦的节奏,并且是在两个不同的方向,同声而至,丝毫不乱。李逸的练兵之能,果然是不同凡响,令人惊奇……
惊诧中,韦皋侧首瞄看了一眼旁边的郭进贤,见安西军行军司马郭进贤神色自若,露出习以为常的泰然表情……
……
不多时,演武场的南北两侧,两队步军出现在凝神注视的韦皋眼中。
同样是战盔战靴,粗棉布裈裤,牛皮背心甲,赤裸双臂,腰挂横刀,数千军卒,整齐小跑……
一伍一列,每两名军卒扛着一根原木,伍长手持战斧,领前小跑。
十伍一排,队正和伙长,同样手持战斧,领队在前,带队领跑。
旅帅和校尉,均是手持战斧,跟跑护持在队伍两侧。
全军踏随着领前队正和伙长的步伐与节奏,整齐地小跑前进,沉稳有力,除了叩击心弦的跑步声,数千军卒再无其他声响……
南侧两营,北侧两营,四营步军,几乎同时小跑进入步军操练场,绕场一圈,在小跑中调整队伍前进方向,全军面向中军指挥台后,停住步伐,整齐的队形,丝毫未乱……
四营步军跑入操练场,调整列队的同时,一旅同样装束,肩上未扛原木,左手握住战盾,右手举着步槊的军卒,跟随其后,从南侧小跑而入,停在中军指挥台下,分成两队,守卫在登台通道的两侧……
凝神观望步军入营的韦皋,终于看见跟随这旅军卒而入的李逸。与所有军卒一样,安西军大帅头戴战盔,牛皮战靴,腰挂横刀,粗棉布裈裤,牛皮背心甲,赤裸双臂,小跑着登上指挥台。
……
韦皋仔细观察着李逸;近六尺的身高,挺拔精壮,四肢修长,赤裸的双臂上肌肉坟起。战盔下,黝黑面庞,剑眉上扬,凤目如画,鼻梁高挺,抿着的薄薄嘴唇,似水沉静的目光在看见下马而立的韦皋时,微微颔首,以示敬意。
李逸跑到指挥台中央,转过身体,面向指挥台下的步军,笔直伫立,手按腰刀,凝神注目,检阅着四营步军,在小跑中调整队形方向,整齐地停稳立好。
断后的一营骑军,分成两队,从演武场的南北两侧,策马驰入骑军演武场……
指挥台上,李逸沉稳地站立,一言未发,不动如山。
……
早已下马的韦皋三人,见中军指挥台上,李逸转过身体,面向台下步军,也牵马慢慢走近指挥台,停在列阵完毕的四营步军前不远处,牵马站好,继续观看步军操练……
韦皋是非常重视细节的人,韦门的祖传家学中,就有“细节决定成败!”的训导。
站好后,韦皋刻意仔细观察起这支能让他怦然心动,感到内心震撼的新练步军……
果然,韦皋又发现;短短的调整方向,站稳队形的时间里,四营步军的额头,虽冒着细小汗珠,赤裸的臂膀仍在汗珠滚滚,但呼吸平稳如常,站姿沉稳有力,竟完全是在战场上,无需修整即可投入战阵中厮杀的精兵。
韦皋的心中,再次感慨,深深地佩服李逸的练兵大能。
……
随着步军的列队完成。
军寨的两座西门里,驶出八十多辆马车,三百多个白发老卒驾驭并跟随着,车上堆满木制的刀枪,战盾与面甲。
马车驶出军寨西门,分为四队,逐一停靠在四营步军的后面。
马车停稳后,在各营校尉的号令下,四营步军按旅分开,掉头小跑到步军操练场西侧,将肩上原木整齐地堆放好,小跑到马车边,领取战盾和面甲,按操练科目拿刀持枪,由旅帅与队正带领,在白发苍苍的安西军教习号令中,开始演武操练……
或许是便于区分,或许是无上荣耀。
安西军的老兵教习们,虽与演武场战兵们是同样装束,却未戴战盔,仅用鲜艳的长条红色绸巾,捆扎住满头白发盘起的发髻,脖子上系扎着“大唐御赐”红绸丝巾。
老兵教习头上的长条红色绸巾,也是李逸将大唐圣人御赐给安西北庭大都护府的大红蜀锦绸缎,命人精心裁剪做成的束发巾,绣有“安西教习”四个金丝楷字,特别耀眼,异常醒目,是安西军教习的身份象征与荣耀体现。
三百多个安西军老兵,白发苍苍,信步校场,昂首挺胸,红绸飘动,红巾耀眼,散发出豪迈英雄之气……
……
步军操练场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