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大唐,天宝十四年。
九月,二十九。
……
大唐帝国的玉门关,虽年久失修,有些破败,却依然雄伟高大,巍峨壮观。
玉门关,阳关。
一阴一阳,两大天下雄关,扼守着东来西往的交通要道,东往长安,西通西域,如一对门神,巍然耸立,庇护着大唐帝国的腹心。
……
……
申时过半。
夕阳如血,朔风飞扬。
玉门关的西城头,城门楼旁青条石砌成的城墙上,一个矮瘦的老人,面向西方,孤身独影,迎风而立,任由漫天风沙,刮面而过……
双手轻按破缺的垛墙,有些发暗的黄铜战盔,黑色的锁甲,裹住精瘦身躯的微旧大红战袍,在瑟瑟秋风中,呼呼吹起,轻舞慢荡……
萧索的背影,有点寥落。痴痴的眼神,透出寂寞,凝神眺望着遥远的西方,仿佛要在金风卷起的漫天黄沙中,穿透茫茫的尘沙迷雾,目光直达安西的军中大帐……
身后不远,明光重铠的数名大唐武士,手按腰刀,笔直站立着,在城头凛冽的风沙中,血染的披风飘舞摆荡……
十几道冷峻中透出深深尊敬的目光,静静地凝目关注着极目远眺的老人……
……
秋风萧索,洪波涌起。
如此伫立,已近半个时辰……
城门楼里,一个精瘦的中年文士,青衣长衫,轻步走出,缓步来到老人的身后,举目朝西,凝望片刻,轻声低语道:“封帅,沙州刘刺史和瓜州张刺史,已在城门楼里等候。”
……
停了少许,老人缓缓转过身来,饱经沧桑的面孔,刻满了岁月风霜。
黝黑、枯瘦的脸上,遍布着一条又一条深深的沟壑,青乌凹陷的双眼,布满血丝的眼球,干裂脱皮的嘴唇,仿佛被焦虑的心火灼伤……
喟叹一声,老人眯缝着一双大小眼,露出悲悯忧伤的目光,轻声慢语,叹道:“岑判官,这西域恐将又是一场腥风血雨,掀起滔天巨浪。”
……
老人歪斜着身体,微跛着残腿,缓步朝着城门楼走去,精瘦的肩头,犹如压着沉沉的重担……
……
略短的左腿,跨进城门楼刹那,老人眯着的眼睛,突然睁大,浑浊的眼神,瞬间明亮,两道犀利的精光,在城门楼里站着数人的面孔上,一扫而过……
……
“下官拜见封大夫!”
城门楼里,四位大唐官员,朝着进来的老人,抱拳弯腰,齐声唱喏……
“好,有劳诸位了。”
御史大夫,安西北庭大都护封常清,微抱双拳,拱手回应,缓步走到当中的一张椅子坐稳,摆了摆右手,颔首示意四位官员也在空着的椅子上坐好……
……
数千里的路程,十余日的急行军,一人双马,日夜兼程,年过花甲的封常清有些体力不支,神情憔悴,显得非常疲惫。
落座后,抬起双臂,抱拳朝着帝都长安的方向,拱了拱,抿起嘴,润了润干裂的嘴唇,嘶哑着声音,沉声道:“封某奉旨率安西北庭边军入京平定安贼叛乱,不敢怠慢。军务在身,不能逐一拜访两位使君,只能相请两位使君和两位州司马,前来玉门关一聚,封某有要事相商。”
“不敢,还望封大夫吩咐,封帅所命,下官等人,必当遵从,尽力照办。”
两州中官职最高的沙州刘刺史,连忙起身,双手抱拳,微弓下腰,代表其他官员,赶紧应答……
……
“想必各位也知晓,安贼起兵二十万自渔阳叛乱,不到一月,河北道诸州大半已陷,诸多府县,不战而降,贼军愈发势盛。眼下,贼军的胡骑兵锋,直指东都洛阳。朝廷的红羽特使,八百里快马加急,一日三催。封某日夜兼程,只能在玉门关休整一夜,明天卯时即将开拔。”
封常清黝黑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眼中闪出犀利的寒光,沙哑着嗓音,沉声道:“因事关安西北庭近万留守将士的安危,涉及西域几十万大唐子民的生死,不得已,封某冒昧用安西北庭大都护府关防印信,招请诸位前来,商量要事,还望包涵。”
抱拳朝着四位官员,虚拱一下,封常清摆手示意,要正欲起身的四位官员坐好,继续说:“封某此去勤王平叛,奉旨带走西域唐军的大部分精兵悍卒,如今的安西北庭大都护府异常空虚,只剩下三千左右的战兵与数千辅兵。一旦西域各部怀有不安之心,安西北庭大都护府的万余大唐边军要分散守护住数万里的西域疆域,自保都非常困难。如果朝廷及时剿灭安贼,封某得以尽快回军西域,其危自解。”
……
略顿一下,封常清的犀利目光,巡视了众官一周,沙哑的嗓音,透出少许无奈,接着说:“诸位清楚,自我大唐开元盛世以来,国泰民安,河清海晏,歌舞升平,君乐民富。大唐的精兵悍将均在边关各处镇守。大唐的腹心也安享太平已久,府兵制名存实亡,军备松懈,外强内虚,干弱枝强。安贼的二十万叛军皆是平卢,范阳与河东三大军镇的戍边百战悍卒,其中,以擅骑射的蛮族武士居多,叛军大将多为异族骑军悍将,战力强悍,兵势迅猛。而我大唐朝廷征调平叛的安西北庭,河西,朔方,陇右各镇边军,因分散在各处军镇,若要完成聚集,赶赴平叛战场,尚需时日。因此,封某忧虑;倘若战事延长,西域的各部异族定起不轨之心,西域必将大乱,安西北庭的大唐将士危险,西域各地的大唐子民难保。所以,在行军途中,反复考虑,再三斟酌,只能拜请诸位;在封某明日离开玉门关后,即刻修整军备,加固城防,扩建瓜州,沙州,敦煌三城,保住安西北庭近万大唐将士与西域几十万大唐子民的唯一退路!”
说完,神情凛然的封常清,起身离椅,抱拳弯腰,深深一揖,沉声道:“封某代安西北庭大唐将士和西域大唐子民,在此谢过!”
……
沙州刺史,瓜州刺史和两州司马,望着封常清佝偻弯下的身躯,花甲的老人,瘦弱的双肩却扛负起千钧重担……
四位大唐官员和安西大都护府判官岑参,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泫然泪下,起身离椅,单膝跪下,抱拳拱手,哽咽着嗓音,大声应诺:“封帅保重!下官敢不从命!定当誓死遵从!”
……
……
慢慢直起身体,封常清坐回椅子,双手虚扶,示意四位官员和岑参,一起坐好,继续沉声道:“封某知诸位是河西节度府所属,封某的要求越权了。诸位未得圣旨,如此行事,非常孟浪,十分勉强。封某一到长安,定当立即与高帅一同上奏圣人,恳请朝廷批准。事急从权,务必拜请在座诸位,着手准备,尽快督办。未雨绸缪,以防万一!”
“封某谢过诸位!”
封常清朝着两州刺史和两州司马,再次抱拳拱手,以示感谢。
“诺!”
听到封常清的这番言语,两州刺史和两州司马,肃然起身,郑重地抱拳承诺……
(注:圣人,隋唐时对皇帝的尊称。
……
闭了闭双眼,略作休息,封常清的语气凝重起来,沉声说:“自大唐立国以来,吐蕃觊觎大唐的贼心,至今未死。百年来,屡屡趁虚而入,图谋西域,进犯大唐,虽多次遭我大唐迎头痛击,兵败而归,仍念念不忘。此次安贼叛乱,恐怕吐蕃也来趁火打劫,兴兵再犯大唐。玉门关和阳关,是护住大唐腹心要害的两大雄关重镇,不容有任何差池,理当重修加固,增置守城利器。玉门关和阳关不失,河西必保,西域可保,陇右道也可平安,进犯的吐蕃大军将在我大唐大军的东西夹击下,自取灭亡。”
“诺!”
两州刺史和两州司马再次起身,郑重地抱拳承诺。
……
“封某也知诸位心有顾虑,担心所需的钱粮,靡费巨大,两州的府库无力独自承担。诸位放心,自怛罗斯之战后,圣人和朝廷一直在谋划,要再起兵锋,攻取怛罗斯,征伐大食,以雪高帅兵败怛罗斯之恨,报数万安西军将士屈死之仇。天宝十年以来,西域各部向圣人和朝廷进贡的财物,安西北庭大都护府征收后,奉朝廷旨意,尽数存放在安西大都护府的龟兹军库,河西各州的税赋也奉旨存放在各州府库。这些钱粮,朝廷是将用在安西北庭大都护府,作为征伐怛罗斯的军需所用。诸位也很清楚,至今已有四年,河西各州府库存放的钱粮充足。如今就先用在封某与诸位相商的事宜上,先行开工实施。既然是武备所需,封某就以安西北庭大都护府的关防印信为凭证,下达军令调用,供诸位所需而用。封某到长安后,也将上奏圣人,恳请朝廷批准。请诸位放心,如有差池,朝廷降罪,封某甘当所有罪责!”
封常清沙哑着喉咙,冷峻的声音,斩钉截铁地向两州官员做出承诺。
……
听到封帅的承诺,两州刺史和两州司马,对望一眼,神情严肃,起身抱拳,朝着端坐在椅子上的花甲老人,深深一揖,齐声谢道:“多谢封帅!多谢封大夫!”
(注:怛罗斯之战,天宝十年,在西域的怛罗斯城下,大唐帝国和大食王朝,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二万名安西军将士和征调的西域各族两万仆从军,在安西大都护高仙芝率领下,对阵二十多万大食兵马。激战五日,胜负未明。在第六日的两军激烈战阵厮杀时,安西军中被大食人重金收买的葛逻禄部一万名附庸军,阵中叛乱,里外夹攻,安西军在战场上,腹背受敌,因此大败。仅高仙芝和军中诸将,收拢不足三千人马,拼死突围,才得以逃脱生还。
……
轻挥了下右手,让众人坐好,封常清继续说:“另外,封某这几年,在灭大勃律国、征葛逻禄部、占吐蕃播仙镇的三次大战中,均有大量财物缴获,一并存放在安西大都护府的龟兹军库。封某将留一道军令给岑判官,安西北庭大都护府留守的李逸副大都护会将这些缴获运来,以供所需。”
……
……
连续十余日的急行军,风餐露宿,鞍马劳顿。
大半个时辰的伫立城头,在风沙中远眺安西。
说完这些,瘦弱的封常清感到非常疲惫,身体向后,头微靠着椅背上,闭目歇息……
四位大唐官员与岑参静静地坐着,发自内心的尊敬目光,凝望着靠躺椅背,闭目假寐的精瘦老人。
大唐帝国的不败名将!一生安守在西域,操劳国事。跛着残疾的腿脚,支撑起羸弱的身躯,在冰雪上,在风雨中,在炎热下,在沙尘里,仆仆风尘,策马战场,四处征伐,百战百胜,护卫着大唐疆域的四季平安……
汉家男儿,当世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