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双面受敌,齐国谋划(1 / 2)
第89章双面受敌,齐国谋划
白国四百三十二年
在齐白韩三国大战时,秦国攻打楚国,从蓝田一路打到武关,最后在楚国的抵挡中停了下来。
白国四百三十三年
秦国和楚国联合攻韩,韩国向白齐求救。白公在考虑后决定帮助韩国。
秦国从武城而来,楚国从蔡地而来,韩军防秦,白军防楚,齐王派兵从阳都攻楚。
秦军由卫鞅率领,由武城而来,三十万;楚军由项平率领,由上蔡而来,三十万。
韩国由韩王亲自率领,北上防御秦国,三十万;白军由孙韬率领,从陈郡攻入蔡地,二十万;齐军由田忌率领,从阳都攻入楚地,二十万。
与其他国家的军队不同,韩军是由新丁组成,所以战斗力全靠装备。因此韩军一路败退,秦军很快就攻到宜阳,韩王见再退,韩国就亡了,于是豁出了性命,亲自上场防御。
秦军在攻打了三个月,都没有打下来,只好撤军,但是没有放弃占领的韩国城邑。秦军留下二十万大军驻扎绳池与宜阳的韩军对峙。韩王在留下主将后,回到新郑。
另一边,楚军很轻松的攻入蔡地,占领了上蔡,等到进攻蔡阳时,白军已经进驻了蔡阳,两个月都没有打下来,国内又传来齐军已经在攻打邳地了,下一步就要攻打钟离了。
项平只好回师,留下十万军队驻守上蔡,加紧汇合国内的十万留守军,前往钟离。等到齐军攻下邳地,走到钟离城下时,看见城下如此多楚军,知道韩国的战事已经结束了,于是撤兵,在邳地留下十万齐军防守,剩下的大军回到国内。
至此,韩国又失去一部分国土,加上要偿还债务,几乎已经没有了再崛起的希望。
卫鞅率领大军回国,秦孝公很高兴的迎接了他,鉴于卫鞅为秦国开拓了大量的土地,秦孝公将卫鞅封为列侯,封号是商君。
白国四百三十四年
秦军和赵军在皮氏交战,俘虏赵国的将领魏错。
同年,秦孝公去世,孝公之子惠文君继位。秦惠文君初一继位,就下令诛杀商鞅。因为商鞅最初在秦国开展变法,法令并不能很顺利的通行,这时,恰逢太子违犯禁令。
商鞅对秦孝公说:“法令无法推行的原因,正是由于贵戚的阻挠。如果您一定要推行变法的话,就先惩治太子,如此,贵戚们便不敢再犯法。但是对太子无法动用黥刑,因此我认为就对他的师傅动用黥刑吧!”
太子的师傅是秦孝公的兄长,秦孝公不想对自己的兄长动刑,但是在商鞅的不断陈明利害和为了秦国的霸业,只好下令对太师动刑。
虽然这次事件之后,法令得以顺利的推行,但是许多人包括太子对商鞅都充满了怨恨,但是碍于秦孝公的保护,都没有表现出来。
于是秦惠文君初一继位,在宗室、贵族、官吏等被商鞅侵犯过利益的人就联手要求惠文君诛杀商鞅,惠文君也怨恨商鞅,于是诛杀商鞅的命令就很顺利的发出了。
惠文君以商鞅反叛的罪名诛杀他,商鞅被迫跑到的他的封地商,仆人劝他跑到外国去吧,
商鞅不舍自己一手打造出的基业,以及不想逃避法律的制裁,于是返回了咸阳,接受审判。最后商鞅被执行车裂之刑。这个刑法还是商鞅从列国亲自引进的刑法。
商鞅虽死,但是惠文君却把商鞅变法的切都继承了下来。
白国四百三十五年
楚国、韩国、赵国、蜀国派人前来朝见秦惠文君。
白国四百三十六年
周天子派人前来祝贺秦惠文君。
白国四百三十七年
秦惠文君举行冠礼。
白国四百三十九年
宜阳人犀首任秦国大良造,秦国向韩国递交国书。
白国四百四十年
韩国将宜阳割让给秦国,宜阳改名为宁秦。
白国四百四十一年
公子卬带兵和韩军交战,俘虏韩国的将领龙贾,斩首韩军八万人。韩军由此更加惧怕秦军。
同年赵国大军进攻白国的邺郡,白国连忙组织大军防御邺郡,白公白荣决定由公孙白伯率领二十万耕战军镇守邯郸,孙韬为副将。少主白平率领十万常备军作为预备队。
十日后,二十万大军抵达邯郸,开始完备城防。但是在第二日,赵军就兵临城下。四十万赵军密密麻麻的陈列在邯郸城下。很快,邯郸就被围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