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另一种人生】(2 / 2)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林志超这些年学到了太多的东西;这里面也有开挂的地方,那就是林志超的大脑经过了二次大开发。
有时候他都在考虑一件事,假设他穿越后,不想太努力,靠着炒炒房、炒炒股,将来成就也绝对是千亿级别的。但,一定是非常漫长的发达经历,前期一定很辛苦。
又假设——另外一种人生,他没有记住坠机时间和地点(1947.1笔架山)。
那么,林志超只能凭借在报摊那里兼职中介——主打房屋买卖、租赁的中介,赚上第一桶金。毕竟林志超的学识和见识是有的,加上当时肯努力,放得下面子,所以一年半应该可以攒够5000港币。
在接下来的1948年,林志超只能学李兆基一样,炒炒黄金。那个时候,相信他凭借中介生涯,其实也积累一些社会人脉,至少不会被人骗和宰。
炒一年半的黄金,他虽然没有李兆基有个哥哥在奥门的便利,但却了解内地的形势变化;这样一来,黄金升值三倍多,林志超可能赚个5倍左右。
在1949年9月前,林志超已经拥有近两万港币的存款,那么自然是该兑换美元,坐等英镑贬值;这样一来,他的财富应该可以升级到2.8万港币。
事情发展到这里,距离李家成创建塑胶厂,已经只有八九个月时间,而李家成尚且有5万港币(借的多),林志超则三万港币都不到。
当然,如果林志超一直在地产中介里混,也许能达到四万港币的财富值;毕竟中介从1948年继续做的话,赚的钱还可以接着炒黄金,兑换美金。
所以在1949年底,林志超拥有4万港币,也许不是问题。
那么,摆在林志超面前的问题来了,区区四万港币,就算到时候有朋友能凑足5万港币,难道林志超要和李家成一样,去开一家塑胶厂?
凭借他的大脑,也许不会输给李家成,毕竟这个年代的李家成未必就是很厉害。但这种山寨工厂的艰辛,想必是林志超一个穿越者不愿意长期接受的。
这个年代,炒房利润不大,炒股有些陌生,简直就是没有捷径可以走!
所以说,假设林志超没有记住掉落黄金的事情,林志超需要花费三年的时间,才能和李家成处于同一起跑线!
他肯定不会选择开塑胶厂,因为如果他的厂子出问题了,又不会有个有钱的舅舅来打救。
那接下来,做什么好呢?
办报纸,率先开启新派武侠时代,再撰写一些社评之类的——例如香港解除危机方面等,总之为了报纸的销量,到也可以涉及政Z,只要不偏向一方即可。相信这样一来,每年还是能有几万港币的收益,还能提高社会地位和关系网。
办好报纸后,再在合适的机会进入塑胶行业,努力学习两三年,为生产塑胶花做打算。再领先李家成一步,去偷师学艺塑胶花技术,这样一来,他有可能在1957年赚取上百万的资金。
重要的是,到了1958年,他就有实力进入地产界抄底,暴跌70%的地皮和物业,简直就是宝贝一样。
看似林志超三十岁时,也就混到了前世李家成的地步。
实则不然,后面便是天差地别的距离:
第一,报纸可以给予林志超足够的社会人脉和影响力,甚至可以年入几十万港币,做到报纸界的第一名。
第二,塑胶花提前半年,甚至一年时间,可以为林志超带来更多的利润,用于1958年抄底地产。
第三,预计1958年拿出500万抄底2幅住宅楼盘、1幅工业地盘,是没有问题的,不足就利用银行贷款,甚至可以和朋友合资。
这样一来,等到1959年,林志超便已经成为置业商,利用塑胶花源源不断提供资金给置业,而报纸则可以为林志超提供人脉、社会地位。
稳定发展几年后,已经大大超过了前世的四大家族。
办公室里,林志超忍不住笑了起来。
作为一个穿越者,生存能力还是很强的,当然是林志超有如今的成功,才敢说自己的性格方面不是问题。
前世没有发达,是因为年轻时没有目标和方向,以及社会资源已经分配结束,阶级差不多固定了。
而穿越者的目标和方向,是非常明确的,所以成功是非常容易的。
不用怀疑,也许下一个就是你!
林志超随手拿起办公桌的《明报》,很快就明白《明报》是如何畅销的。
并不是靠着金庸连载武侠小说,那个只是站稳脚步的一个原因;《明报》真正畅销的原因,便是从今年五月份开始,撰写关于‘边界’上发生的事情,但别的报纸默不作声时,唯有《明报》从5月12日开始报道边界上的事情发展,并启动捐款渠道和方式等,市民便纷纷购买《明报》,因为他们是华夏人。
但《明报》这样做,又有些得罪港府,所以就和后世一样,又开始稍稍转变一些方向,发表——小小的香港,承受不了太多的人口,一旦过度增加,那将是灾难性的,站在港府的角度考虑
金大侠是文人不错,但也绝对是一个厉害的商人。
“这些同胞好可怜!”唐彩芸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一向善良。
这是好事,就是林志超也非常善良。
心地善良的人,相反更容易成大事;当然这里的善良,并不是圣母,比较好的代表,当然是前世的李家成,这一世的林志超啦。
心地恶劣的人,虽然也能成就大事,但高度绝对有限;因为这种人,对信誉、良知毫不重视,那样固然成功一时,但绝不可能成功一世,因为你没有信誉,别人最多让你赚一次钱。
林志超将报纸扣上,意思是不要看,看了徒增悲凉。
“这个时候,就不要心存太大的善良。小小的香港,你觉得能养活多少人?一个小池子,你要是养鱼,密度太大,最终只能全部翻肚皮。所以,港府是对的。正因为如此,我至今没有表态和行动。”
唐彩芸早已经不是小女孩,很快便反应过来,说道:“嗯,你说的对!”
在她眼里,自己的老公绝对心存善良,但又是非常理智的人,是一个非常厉害,能做大事的男人。所以,每一句话自然也是真理。
“等事情过后,‘乐施会’会帮助那些人安置下来,到时候我们捐给乐施会一笔钱即可。”
“嗯,我明白了!”
林志超点点头,此时的‘乐施会’实际上还是打着‘林志超’的标签,因为许彩英在1957年接替了葛慕莲,成为了会长。
与此同时,乐施会的影响力已经不输给东华三院、保良局,成为香港一大慈善机构。
按照道理,今年或者明年,伦敦也该给林志超颁发‘爵士衔’了。
毕竟林志超的功绩很大:航运、工业、地产界的‘老大’、慈善界的‘老大’。
仅支持‘乐施会’创办和发展,实际上差不多都可以授予爵士衔,更不要说解决了香港两万多人的工作问题
再不给,就显得有些小气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