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皇家幼保院(1 / 2)
当天晚上,宵禁之后,何捕快带着人去幼保院搬粮食,当一群人看到满当当的粮仓的时候,都不由得吞了吞口水。
这么多粮食,倒不是其他人家里没有,但是没人回拿出来啊!
“何大哥,我们捐出一千石粮食,剩下的我们也要留着备用,毕竟年景不好,之后什么情况,我们也不知道。”徐正清连忙提醒,真怕这些人一口气都搬走了。
何捕快连忙点头,“明白,明白。”
现在城里的人也不好过,他们本身就没田,平日里都是买粮食的,哪里想到回限粮。
何捕快家里也没多少存粮了,而限购的粮食只是勉强让人饿不死,根本不够,那点存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
好在他们这些衙门的公职人员还有额外补助,不然他们都没力气干活了。
一群人忙活了半夜,才把粮食全都运到粮库里去。
最后一趟的时候,徐正清让何捕快他们多拿了五石粮食,让他们带回去分。
何捕快一开始还不好意思,最后还是拿了。
主要幼保院的粮食的确还有很多,而且家里也的确需要粮食。
不过他没有白拿,而是按照市价给了银子,不过他也知道,哪怕是这样,他们也是赚到了的,这些心意,他都记在心里。
看着空荡荡的粮仓,大妹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穷怕了,饿怕了,哪怕过了几年好日子,那些最苦,最累的日子也没办法忘记。
辛苦几年的粮食就这么没了,也就何捕快给了几两银子,这心理,舒服就怪了。
不过她不怪徐正清,徐正清的做法是正确的,只是她还需要一点时间去适应。
徐正清他们不知道的是,王大人把这件事情上报了,连带着幼保院所有的事情都一一上报了。
这些年灾祸不断,边城几乎没什么好消息,每次都是求援,减税,要钱,要粮。
可以说,上方一看到边城的奏折就头疼。
但是没人敢轻视。
毕竟是边关啊,万一出现什么问题没有及时看到,那么就不是丢官免职的问题了,很有可能人头落地啊!
所以,只要是边关的奏折,通过的都特别快。
于是,这封奏折一路上行,直达天听。
这一些王大人心里都清楚,他不清楚的是上头会有什么反应,这个反应什么时候会来。
徐正清不知道王大人做了什么,这个冬天幼保院的事一样不少,她忙着呢。
不过冬日作坊就那样,这两年大家都习惯了,真正让徐正清感到心累的是老徐家那群人。
徐老大没了,本来也许还能多活两天,但是大冬天地,被送回村子,据说第二天就没了。
徐老爷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身体也差了很多,白大夫说可以用人参给他补补身体,就是人参价格不低。
徐正清没有当冤大头的打算,还人参,愿意给他看病就不错了。
白大夫也清楚徐正清和他们关系不好,所以也只是私下里说说,要是不用人参,就看儿女有多孝顺了,好的话活个十几二十年没问题,差的话十年内吧。
徐正清也明白,反正就看别人怎么照顾他了,徐正清也想看看老徐家的人有多孝顺。
老爷子到底还是把手里的那点钱给徐老二了,实在是没地方可以藏钱。
拿到钱的徐老二却没多少开心,毕竟花销更大。
于是,徐老二就把徐正清弄到过一头熊的事情告诉给了马氏,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徐正清有钱!
马氏知道徐老二是什么意思但是也清楚这里是徐正清的地盘。
徐正清现在是秀才,城里还有不少人脉,当官的也站在她那边。
若是无理取闹,一定要用孝道压一下徐正清的话,也许能弄出一点银子,但是名声肯定就别想要了。
马氏还要考虑家里两个儿子的娶妻问题,老徐家的名声已经够差了。
所以马氏只能去压迫大丫,逼着大丫问徐正清要钱。
徐正清一开始还不知道,只是大丫说要回去,不想待在幼保院了,徐正清觉得不对劲,逼问了几次才问出来。
一开始徐正清自然是气炸了,但是随后,她又有些为难了。
大丫还是十三四岁的孩子,离嫁人还早着呢,她可没断亲,被马氏拿捏的死死的。
徐正清给的那一点银子,显然没有满足马氏的胃口,但是给的更多也不行。
要知道,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到时候徐正清要话费多大的代价才能满足老徐家的需求?
要是愿意被老徐家吸血,徐正清就不会断亲,独自来幼保院生活了。
思来想去也没什么好主意,徐正清干脆学马氏耍无赖,直接不让徐大丫去杂院了。
当然,大丫不去,她也不会去的,连着几天没去,可把杂院的人吓了一跳。
倒不是他们不知足,而是城里连根葱都要花钱买。
而冬天实在太冷,连集市都没有,想买菜都没人摆摊。
这大冬天的,大部分家庭都会储备一些菜,毕竟他们在城里生活的时间长了,都清楚。
可是河中村的村民们不知道啊。
更何况,他们是逃荒来的,别说储备了,想储备也没地方买。
可以说,如果不是徐正清送菜来,他们想吃菜,有钱都难买。
主要还是年景不好,往年想买菜还是可以的,只是今年城门口那么多难民,胆子小的都不敢来。
所以,现在城里吃菜挺难的,幼保院那些作坊里的人,连菜梆子都全捡走了,还每天都很高兴。
甚至还专门有人来作坊门口,专门捡那些不要的菜叶子什么的,只是很少有收获,基本上都被里面的工人捡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