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卖菜(2 / 2)
她当时也不想想,为什么有那么多小鸡剩下没人要!
现在都是半大的小鸡小鸭了,徐正清才发现公鸡公鸭占多数,怪不得当初卖不出去呢!
也就是徐正清大妹她们没经验,有经验的吴婆婆又看不清,这才上当受骗了。
四个小的看到小鸡长了红冠,当时就哭了,再三确认之后,也只能认命。
但是依旧伤心了很久。
还是徐正清安慰她们,现在有母鸡了,也有公鸡了,等它们长大了,就能有更多的小鸡,然后母鸡就会越来越多。
而且长大的公鸡,不能够生蛋,也可以拿来吃或者卖钱啊。
反正她们就是用一些菜叶梆子,加上一些黑面,小虫,横竖都不会亏的。
就这样才把四个小的哄住,还想着要好好养大,多的话她们也可以尝尝公鸡的味道。
说来可怜,幼保院的几个孩子还从来没有尝过鸡肉味。
她们根本没有办法养鸡,一来没钱,二来没东西喂。
她们当初连自己都吃不饱。
连大妹和二妹都没吃过鸡,甚至连鸡蛋都很少能够吃到。
在徐正清来之前,她们早就忘了鸡蛋的味道了。
记忆中只有三次,是富家太太看她们可怜,赏她们的。
徐正清想想这辈子的经历,谁也别可怜谁了,她长这么大也没吃过。
不过在村子里还能找到鸟蛋,幼保院的孩子们,她们连鸟蛋都没吃过!
如果是在上辈子,徐正清没有办法想象吃鸡蛋按年来算频率是个什么概念。
小鸡小鸭们还没有长大,徐正清就想到了各种蛋类吃法,包括她最爱的咸鸭蛋。
在徐正清的诱惑下,孩子们对这些小鸡小鸭特别好。
平日里虽然给它们吃的没什么好东西,但是菜梆子都会剁得碎碎的,一有空就去菜地转悠,顺便看看能不能抓到几只小虫送给它们增加营养。
就像今天三妹四妹抽空捡了一些螺蛳。
往日肯定是要去卖钱的,哪怕明知道不值几个钱。
但是现在,她们都是抓来砸碎喂鸡鸭的,就指望它们快一点长大。
徐正清当初本来也想买鹅的。
只不过考虑到鹅吃得比较多,而且性格暴烈,怕伤到孩子们才没养。
而徐正清想养的原因就是因为鹅的火爆性格。
想要养几只鹅看家。
但是又担心这些鹅变成哈士奇,暴力也就算了,还会拆家,弄不好敌我不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现在想想徐正清一些后悔,要是当初后院养几只鹅,她还用怕几个小贼!
不过现在徐正清也没必要养鹅了,她已经有更好的狗子了。
两只母狗眼看就要生了,一狗一个边角,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
而且两只母狗也越发不愿意动了。
两只公狗明明有伤在身,腿脚不利落,而且年纪也大了。
每天却十分吃苦耐劳,忠于职守。
白天窝在窝里陪老婆,个善茬五地轮流跑去院子里看一圈。
晚上也轮流值班,围着院子转悠,聪明的不像是狗。
有些时候,徐正清都会怀疑是不是有上辈子的老乡比较倒霉,直接投到了狗的身上。
不管怎么说,狗狗聪明就是好事,这也让徐正清对小狗有了更多的期待。
因为决定要卖嫩玉米了,这么一来她们的口粮就必须去买了。
徐正清看着粮价没有变动,赶紧先买了一千斤玉米面加一百斤碎米,作为这段时间的口粮。
现在看上去天气不错,今年的收成应该也不错,不用担心粮价大幅上涨。
徐正清还想看看粮价会不会下跌。
而且她记得老家那边每年丰收都会出售一些玉米面。
她当时和张大伯说过,让他来找自己,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来。
徐正清原本想着,如果今年丰收,张大伯又送玉米面来了,那她就先收下。
然后下一次,让张大伯带白面来。
徐正清没打算种植玉米以外的东西,因为小麦这些作物,收获的时候很麻烦,幼保院没有那么多人手。
徐正清也不想其他人太累。
村子里出售的白面要比粮店便宜很多,徐正清宁愿加点价给张大伯,这么一来张大伯卖粮的价格更高了,她买粮的价格更低了,正好互利互惠。
而且徐正清只是收购自己吃的粮食,估计张大伯一家就足够供应她的了,也算是对村长一家的感谢,也可以让二丫的日子好过一些。
现在倒好,连玉米面都需要购买了,也不知道村长家的玉米面够不够她们吃的,毕竟村子里还要交税的。
这里的税收是十税四,税务很重了。
好在这里的农田都是自己开垦的,没有花钱,也没有人去租地,老百姓把细粮换成粗粮,好歹还能过日子。
所以这里的百姓,大多都是宁可家里死人,也绝对不卖地,因为卖了地,家里死的就不止一个人了。
加上这里土地贫瘠,几乎没有上等田,因此这边也没有什么大地主,也没有人会想要这边的地。
没有人为迫害,也让这里的百姓能够把日子过下去。
虽然税收高,但是政策也很好,万一遇上灾年了,这里就会减税,甚至免税,还会赈灾。
这也是百姓愿意交这么高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