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回 知县大人细盘问 田老汉诉说原由(2 / 2)
老汉田石头闻听了也觉得自已啰嗦,因为讲了一阵子还未切入正题,也就是没有说到真正关键的地方,也叫点子上!于是便停下来待冷静了一会。接下来又说道:“我一提冤屈也就气迷了,如果要打开天窗说亮话,小老儿告的就是,大崔岗的恶露地主崔明贵”。
“啊!”知县袁大人一听就很惊讶!接着就问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老汉田石头说:“俺告他倚仗有钱、有势、有后台,便横行乡里,行凶杀人,为所欲为!而且又买通了官家,所以,前几任大老爷都不敢问,不敢碰俺的案子,不为小民我做主,可能怕的就是引火烧身!怕毁了他们的前程。”
袁县令道:“那你就说出来让我听听,你究竟告的是何事,看看本县令我能不能,为你做主和撑腰!”
田老汉闻听就长叹了一口气道:“哎!……草民我有天大的冤枉呀!要说事情也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始终都聚集在俺心中,就像是一块千斤重的大石头,时时刻刻都压在我的心上!且就连小老儿我每天夜里睡觉做梦,都在想着申冤报仇一事。如果说在我的有生之年,没有去阎王爷那里报到之前,不能解决和出不了这口恶气,哪怕就是死了我也难闭上眼睛!”他一边说着,又是泪如雨下,泣不成声。要说他现在也是强打精神,拿出了十分地勇气,甚至连小命都不顾了,也非要告这个状不可,就足以看出他的决心和毅力了!倘若再联系到他过去所做的一切,就不难看出他也是合出了血本。接下来,他又陷入了从来都不愿意,去想的一段悲伤往事!于是这位田老汉,就如此怎般,如搓如磨,便向知县袁大人诉说起来,使他终生难忘的天大冤屈!有诗为证:
平民有冤必上告,纸若包火事难成;
老汉冤屈深似海,想捂他嘴都不行。
原来,这位田老汉也是家住,城西北二十五里大崔岗,只因为他家在村里是孤门独户,就经常受人欺负!要说起他们家也够倒霉的,还真有一部辛酸血泪史。他小时候姊妹三个,他是老大,下边还有个妹妹和弟弟,他原籍老家本是山西阳泉人,四十多年前,当时他的年龄只有十来岁,因为家乡连年大旱和闹蝗虫,哪怕有土地也种不成庄稼。他父亲就只好挑着罗筐,一头坐着他七岁的妹妹,另一头坐着三岁的弟弟,领着他和母亲一家逃荒要饭,来到了这文安境内,后来,就在大崔岗的村头上挖个地窨子,搭间窝棚住了下来。
书中说过,文安这里地势较洼,常年闹水患,特别一到夏秋多雨季节,就是有地也种不成,所以有很多原住民,都逃往他乡,搬到其他地方去居住了,则就扔下了一些土地无人耕种。他们家来了以后,就捡了别人不愿种的几块,沙滩地进行耕作打理,可说也是撒了种子碰时运,就看老天爷成全不成全了。换句话说,他们家捡到的几片地都不太好,那就是靠天吃饭撞运气!弄不好即会被水淹,能不能收就保证不了,有时种一葫芦可只能收打两瓢。他的父母亲都比较勤劳,并且还很能吃苦,后来又在一处浅滩岸边,挖了一个水塘进行养鱼种藕!加之,周围附近遍地是芦苇,一家人又学会了织蓆编篓,这样以来也能卖些钱。从此以后,家里生活就有了保障,就不再外出讨饭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然环境又有了变化,其雨涝水灾也比过去少了些。
接着,一连几年又都是风调雨顺,他们家的经济状况就有了明显好转,并且还积蓄了一点钱,翻盖了三间草屋,从此也就住上了新房。再说他们家定居下来以后,由于是在一个,以崔姓占绝大多数的村子里,所以,他们老田家就成了孤门独户,受孤立和歧视也就在所难免,甚至有时还会被人欺负。田石头的父母又都忠诚老实,老两口宽宏大度,为人也十分厚道,他们处处与人为善,同别人共事,也从不计较点点得失,更不会和他人争高低。然而他们的父母又都是,勤劳能干和勤俭持家之人,自从他家搬来以后,一家人全靠织蓆编篓的手艺谋生。而文安这里,又是沼泽洼地和多芦苇的地方,一家人农忙时就种地,打理好田里的庄稼,到了农闲或遇阴天下雨,就搞编织副业,加上给人家打些短工,把挣到的钱贴补到家里,这样,虽然生活上不怎么富裕,可说也能将就着过。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文安县前些年,曾有一度连续遭遇水灾!一到夏秋季节就光闹洪水,往往这个时候,也就是穷人的死亡末路!因为每当水灾之年,都会夺去不少人的生命,就使一些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换而言之,天灾人祸也不可抗拒!甭说他们老田家生活困窘,少吃无穿,家中十分拮据!乃至整个文安和华北地区,有时连续下大雨遭水灾,很多百姓家中都揭不开锅,没有了活路。由于吃不饱穿不暖,他的弟弟身体又虚弱,并且还染上了伤寒病,也无钱医治不久便夭折了。
为了活命和养家糊口,正处于悲痛之中的他爹娘,又咬了咬牙把他十三岁的妹妹,卖给人家当了童养媳,对于这样情况,岂不知,当老人的心里也都是在流血。因为他们全家人,都正在死亡线上挣扎!也必须得牺牲一些利益,付出一定的代价,不然的话,就迈不过这道坎。要说他父母把妹妹卖掉,有弊也有利,起码说可以让他妹妹,能逃个活命!所以他爹娘迈出这一步,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他们家熬过了灾年后,这田石头也正二十来岁,这一年他的父母,又托人给他说了个媳妇,还张罗着为他们夫妻,简单地办了个结婚仪式,让二人草草圆了房。等过了一年后,他的妻了生了个儿子,起名叫田孩,后来又生下一女,起名叫翠花。
光阴如梭,时间荏苒!当他们的孩子在一天天成长时,田石头和妻子都过于老实,由于溺爱儿子不怎么管教,自小也就把孩子惯得很淘气。那孩子不愿意上学父母也不强求,结果就一直放任自由了!当然也不能完全怪他爹娘,因为家中生活不宽裕,本就很难上起学,所以条件也就凑到一起了。再说那田孩本来就调皮,又和一帮坏孩子混在了一起,于是就养成了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毛病,比如说有时闲得没事做,就去打瞎子、逗瘸子、爬墙头、掏鸟窝,要说偷摘人家水果,祸害什么庄家也是常有的事。由于他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到处胡作非为也出了名,久而久之,便就成了个坏孩子,实际就是农村里的恶棍流氓,人们都说他是爹舍娘不要的孩子,有人还称他是孬货狗杂种。然而,他自小就胆大,僻如说白天埋的死人坟,他晚上就敢去躺在坟上睡觉,什么追鬼火、打黄鼠狼、逮刺猬、玩长虫、抓蝎子、捅蚂蜂窝,等等,也没有他不敢干的事。
书中说过,大地主崔明贵就是大崔岗的人,他们家有钱有势,光好田地就有几十顷,养的牛羊成群,家里娶了三妻四妾,住的是楼堂瓦舍,还雇有保镖打手,在当地也是有名的恶霸大地主。有一年,崔财主家在村西边,把大麦与豌豆混种在一起了,因为二者都比小麦成熟得早,一块地总共有二、三十亩,农村人称这种麦豆混合种法,为“豌豆大麦搅子”。实际上二者一起种,到了来年春上,小麦还没有黄稍时,大麦就已经要成熟,而这时的豌豆也已经,饱仁能吃了。凡是吃过的人都知道,豌豆仁非常甜脆很好吃,凡是小孩子都嘴馋又肯吃,这也是他们的天性!再者说,小孩子又有几个不偷吃嘴的。一帮淘气孩子的岁数,也都不大不懂事,一天到晚,又光是为了嘴,田孩和村里的孩子们,也都整天的惦记着崔家的豌豆地。也就是说豌豆角还没成熟,他们就已经想出了鬼点子,准备去偷要先尝先(鲜!有诗为证:
豌豆角儿甜又脆,一帮顽童着了迷。
小孩肯吃为天性,狗也难改要吃屎。
田孩领头去偷摘,想方设法想要吃。
一天中午,人们都正在家中吃饭,田孩同几名小伙伴一商量,就趁着野外没有人的机会,便溜出了村钻进了崔家麦田地里,偷摘起豌豆角吃。孩子们的头脑也简单,他们只顾是可劲的摘,而且又一边摘一边吃,也根本不注意有没有人发现!每个人还都摘了不少,大伙们的衣兜口袋里,全都装得满当当和臌臌的。甚至,还有人脱下小布衫,把采摘到的果实包了一大兜,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的咧着嘴笑!这时候正要离开时,却突发现来了人。说来也真巧,也万万没想到,来人正是崔家的大少爷崔龙,然而他又是骑着马赶来的,一群孩子想跑都来不及!你道:“他崔龙是是如何来的?怎么就赶这样巧”。
原来,崔龙并不是专门来抓这帮孩子的,他是外出要账回来路过这里,也赶巧了就在无意中,碰上孩子们在他家地偷摘豌豆角,大家又都在一个村上住,你说谁不认识谁。崔龙一见这帮淘气的孩子偷摘了豌豆角,祸害了自己家的庄稼地,就不由心中起火!气也不打一处来,便破口大骂道:“你们这伙王八羔子、鳖肚子!为啥要偷摘俺家的豌豆角?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你们中是谁带的头?”
人们常说作贼心虚!然而,这个时候一群孩子也都被吓傻了!因为他们偷摘人家的豌豆角,现在被撞上也就成了贼,自己明明是输了理,所以,他们人人都毛骨悚然!胆战心惊。岂不知,孩子们都在心里想,这一下可了不得!因为崔家是得罪不起的,我等到底又该怎么办好?难道就像小绵羊一样被捆绑住四蹄,让人家剪毛、割蛋、等住挨刀。并且还在想着这次众人来偷豌豆角,也是由田孩主谋招集的,他小子不害怕我们又怕什么?所以,一些人的胆子也就大了起来,还都准备三十六计走为上!这就叫:
一群孩子似鸟雀,遇到危险四处飞;
先作逃跑躲一时,皆因自己心有愧。
此刻,就听那崔龙嘴里一边骂着,一边又打马正向离他较近的孩子追去!说时迟那时快,突然间,就听有人大喊了一嗓子:“大伙们还不快跑!”
孩子们一听说跑,都像是炸了窝的蚂蜂,便立即散开各自奔逃!那位叫喊让大家跑的并非别人,原来他正是田孩。再说他也比较玍古捣蛋,又低头是主意,转眼有见识,心里也早有了盘算!他就在大声喊叫的同时,自己就先撒腿先跑了。那崔龙本是骑着马的,他一见孩子们四散逃跑!便打马追上了一个名叫狗剩的孩子,那狗剩也只有八九岁。其实他也是崔家门里的人,还喊崔龙叫哥的,他们属于是堂兄弟,那崔龙在村里本就是个流氓污赖,三里五村的人没谁不认识他的。这时候崔龙也是六亲不认,就看他举起手里的马鞭,叭!叭!叭!一连几下抽过去,只打得那狗剩是爹呀!妈呀的哭喊。他一个才八九岁的孩子,结果就被打得皮肤开裂,鲜血直流!就连身上穿的小布衫,也成了一绺绺的布条,要说那崔龙也够狠的,他简直就不是人!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