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新作选择(2 / 2)
加之自身也很喜欢这部小说,不忍心明珠蒙尘,这才匆忙做出了连载的决定。
不过事情已经做了,后悔也是无用,他倒不至于患得患失。
毕竟声望和利益他都已经得到,只是第二部小说就需要他细细琢磨了。
题材很好选,最符合徐江南年龄和身份的便是青春校园小说,只是具体写什么就难倒他了。
他看过不少青春小说或影片,其中也有不少很喜欢的。
比如郁秀的花季雨季,富敏、张弘执导的十六岁的花季,李芳芳的十七岁不哭,九夜茴的匆匆那年等等。
不过这些作品要么已经出版或上映,要么作者也存在于此时空,又或是时间跨度太长,思来想去都不大适合。
“干脆就来个青春三部曲吧!”
犹豫、徘徊再三,徐江南做出选择,在电脑上敲下了他的第二部小说:
十八岁的天空。
选择这部作品的理由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却是一直盘桓在他记忆中的那句话:
“很多时候,我都忘了,我的初恋不是沈佳宜,而是蓝菲琳啊!”
试问,有哪个8后的记忆里没有冷傲酷炫狂霸拽的石延枫;
又是谁,至今仍能哼几句那首红色石头。
“你的心就像一颗红色石头,有着热情血液,和石头的冰冷…”
起高了,唱不上去。
原时空,十八岁的天空拍摄于22年。
制片人韩三坪联合一个并不怎么出名的导演李继昌,将rb爆火的麻辣教师搬到了内地荧屏,主打内地第一部青春校园剧的招牌。
现时空,麻辣教师已经被作者君的架空大法给干掉了,自然就不存在撞车的风险。
而且都是搬运,谁搬不是搬,徐江南一点都不心虚。
你搬rb的,我搬你的,大哥别说二哥,彼此彼此罢了。
目标虽然选好了,但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十八岁的天空是一部电视剧,没有原著小说,剧本他也没看过,想像前作一样直接抄书是不可能的。
影片改小说,听起来很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让徐江南头皮都要抓破了。
小说以对话和描写为主,作者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全知全能的视角来描绘人物的心理变化。
但是影片却是以大量的对白和镜头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的变化。
大段的心理描绘是多余的,因为拍不出来。
这就需要徐江南通过影片镜头描写和演员表情变化,脑补事件因果和人物心理变化过程。
一开始,徐江南完全无从下手。
需要在脑海中反复推拉记忆,才能将影片中的情节用文字还原出来。
还有,影片要求每一处都有画面感。
同时还会添加上必要的其他声画效果的提示、段落与镜头相对应。
那种所指不明朗的、对影片画面实现指示含混的句子必须删掉或改变的。
而这些恰恰又是小说语言所需要的。
小说语言的运用,可以用意念,也可以细致入微,也可以行云流水般娓娓动听,还可以运用修辞手法让文本多变生动。
而最不爽的则是他每天只有半小时的观影时间。
电视剧的大概情节他有印象,具体细节却需要他仔细回忆才行。
一边回忆画面,同时还要想办法将影片画面转换成小说语言。
一集内容起码需要耗费他几天的时间,徐江南知道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不过这些问题虽不好解决,但徐江南有时间、有耐心,也愿意学习。
而且徐江南相信一旦将这部小说完成并发表,他的写作能力将会有质的飞跃,因此倒也乐此不疲。
时间会让努力的人快乐,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