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祭拜跟吃火锅(1 / 2)
公交车上,只有零星几个乘客。
陈建国上了车在后头寻了个座位,前头的售票员便立刻走了过来。
“到哪?”
“南城公墓!”
“二毛钱!”
售票员接过陈建国的钱,从腰间的挎包里,掏出一张票据递给了对方,接着便走开了。
这年头的公交,都配备售票员,负责收钱、开票。
而且收费也不是固定的,是按你搭的路程收费。
这时前往郊区的票价是五公里收八分钱。
而从交道口到南城公墓,大概有十来公里的距离,正好收两毛。
等到了七十年代,四九城收费的标准从五公里改成了十四公里,票价也从原来的八分钱改成了五分,那时候搭公交就会便宜很多。
陈建国坐在靠窗的硬座上,低矮的房屋从他眼帘穿行,道路也由最初的柏油路,逐渐变成了砂石路,最后还有黄泥路。
路况很差,一路颠簸自是不说。
等公交驶进了香山附近,又能见到修缮好的水泥路和周边大小不一的墓园。
而四九城修建的第一座公墓万安公墓便在香山的东边。
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名人如李大钊、朱自清、马占山都葬在了这里。
后世还为这些名人扩建成了一座座陵园,以供后人瞻仰。
名气也就比葬着伟人们的八宝山公墓差上那么一些。
而陈建国要去的南城公墓,则是在香山的南边。
这是国家为了号召逝者进行火葬,别浪费太多的土地资源而修建的。
现在还是六十年代,尽管逝者选择火葬,街道可以帮忙操办,能省下一笔丧葬费。
但人们此时的观念还是讲究入土为安,所以四九城里,逝者选择火葬的比例还不到一半。
直到七十年代后,几位伟人以身作则,走的时候都是火葬。
才逐渐摒弃了‘保留躯体、入土为安’的风气。
此时的陈建国在香山南边的万里路下了车。
在就近的纸扎铺里买了一大摞元宝蜡烛纸钱。
走了几步路,就到了南城公墓的铸铁大门前。
公墓的管理员是个中等身高、三四十岁的汉子,他瞥了一眼陈建国道:
“要祭拜的,都先到这里登记下!”
陈建国给对方递了根烟,在访客的本子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问道:
“这位同志,能帮我找下李玉珍的墓碑在哪儿吗?上个星期才葬在这儿的!”
管理员接过烟,翻了翻档案册,指了指身后的墓碑群道:
“二十排,三十五号,你自己找找!”
陈建国看了一眼园区内密密麻麻的石碑,一时间愣住了。
这不让人先带个路,那可有得折腾了。
“同志,能不能说下这个排跟号是怎么算的?方便的话能带个路吗?”
管理员瞥了一眼陈建国,脸拉的老长,指了指前头道:
“看见没,那座路口排头的就是一排一号,你照着旁边的标记自己去找就是!”
陈建国闻言,道谢一声,随后便进了墓园。
而那管理员则是瞧着陈建国的背影,看着手里的香烟,一脸的晦气。
“又是个老抠,抽着大前门,连个红包都不封,还想让我给你带路!”
陈建国自是不知道这里头的规矩,这会儿已是顺着标记,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李玉珍的墓碑。
将买好的元宝蜡烛纸钱,一股脑的烧给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