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阎罗(1 / 2)
周跃在京城这么久,早听闻很多历史名人已经入朝为官,只是没有人引荐,自己又是武官,怕多半不被人待见,所以也只能忍着,想着这些人早晚都会认识的。
今天范仲淹为周跃介绍众人,周跃早已迫不及待。
“韩琦、庞籍、富弼你都认识了。”范仲淹指着一位瘦弱书生打扮的人说道:“这位是欧阳修,你当年说他文采斐然,如今永叔名满天下,诗词文章无人能及,果然印证了你的话。”
周跃盯着欧阳修看,很奇怪的感觉,曾经如雷贯耳的名人站在面前,有欣喜,有好奇,却又和见到偶像不同,唯独没有激动。
周跃其实是见过欧阳修的,只是不知道这位就是欧阳修,如今确认,很是高兴。
接下来又介绍文彦博、王素、余靖、蔡襄、石介等人,其他人还好,听到石介时皱了皱眉,不是很喜欢这位。
但是见到蔡襄却很欣喜,还回头看了看吕夷简。吕夷简不懂,这位蔡襄有什么值得周跃这么关注的。
吕夷简当然不懂,周跃刚刚赢了他一幅字,虽然是吕夷简的字应该也极好,但是若是能得到蔡襄的字,那就太美好了。
见周跃盯着自己看,相见了什么宝贝一样,蔡襄很不自在:“周大郎,为何这样看我?”
周跃也不含蓄:“蔡公,听闻你的字登峰造极,可否送我一幅字?”
蔡襄这才知道周跃的用意,他的字如今还不算大成,却已经在士大夫的圈子里传出了名声,竟没想到周跃打得这个主意。
“自无不可。”
周跃见蔡襄这么痛快,高兴得叫道:“小二,上酒,上好酒。”
范仲淹笑道:“无咎别忙,还有人呢。”
说着指着一位个头不高,面白微须,精神矍铄的中年人道:“这位是包拯包希仁,这位可是至孝之人,曾因父母病重辞官归乡侍奉,景祐四年才来京听选,如今是殿中丞。”
周跃听到这位的名字,差点跪下,作为华夏百姓,对包青天的名字尤为亲切,这是古代清廉官员的代表人物,什么欧阳修、范仲淹在包拯的光环下,都黯然失色。
包拯只有大概一米六五左右,没有黑面月牙,只是一个白面书生,后世的形象多是演绎而来,那是人们对清官的期盼和渴望,封建时代能真正为民做主的官员少之又少,包拯的出现就好似黑夜里的斜月,明亮而皎洁。他的名字已经是一种象征、一种精神了。
周跃比见到欧阳修、蔡襄时还要激动,一把握住包拯的手,说道:“包公?”
“是,称不得公。”包拯不知道周跃为何如此失态。
“上座,您上座。”周跃连忙将包拯往上首让。
但是在这里的都是参知政事、谏议大夫,官职都比包拯高,包拯怎么敢往上首坐,连连推辞。
范仲淹疑惑道:“无咎,你这是怎么了?”
吕夷简大概知道周跃的想法,问道:“周小郎,可是希人有何过人之处?”
周跃这才觉得自己失态了,忙招呼众人落座,包拯坐下首,他坐包拯下首,背对厅门。在包拯面前,不要说周跃,后世谁敢造次。
周跃待众人落座,才解释道:“我朝养士百年,范相公以德操著称,欧阳修文坛宗师,蔡襄的字位列‘宋四家’,但若说名声最盛,当属包公。”
吕夷简不解,这位人到中年才开始在仕途上有所作为,虽然至孝、清廉的名声已经被人称道,但是宋朝这样的官员也不在少数。问道:“怎么说?”
周跃叹气,这是一段不愿回忆的经历——熟读并背诵部分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