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七计复国(2 / 2)
勾践十年卧薪尝胆,骗得夫差信任后,被放回越国。一日,他让少伯带师父来,有国事请教。计然并不想见勾践,也不想参与战争,但在少伯的再三恳请下,还是去见了勾践。
见到计然,勾践先是行了大大的一礼。他对计然说道:“我有意灭吴,恐怕不容易,难成,去吴国的路上有片无边的密林,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是否有兵力,也不知道其中的地形地势。从西边攻,有江,从东取,有海,江海交措而过,早晚都是波涛澎湃,船过不了,士卒过不了,没有其它办法。”
叹了口气,勾践继续说道:“我刚复归越,仓中少粮,营中少兵,劳兵无钱也无粮,我听闻先生深知权谋之妙,善观察洞悉一切,请先生教我!我卧薪尝胆十载,若要攻,必要胜,不可败,也不敢败。”
计然听完,思考片刻,说道:“越国此时是百废待兴,国之根基不固,如何复焉?兴师伐吴必先积蓄粮、钱、布,没有这些,招募来的兵卒无吃无穿,饥则无力战,无力之战则伤。现在开战,是不明智之举。弱兵之师,强吴见了如同狗追羊,不过送死而已。
计然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若现在急于开战,短短数年,越必亡,一旦亡国,就再无越,史不留名,尸横遍野。”
勾践说:“先生所言极是,听闻先生善于计算,万事精通,治理有术,只要先生教我,我愿意学习,绝不敢忘。”
计然说道:“人活在世上最大的忧虑是积蓄,凡人生老病死如果没有积蓄,尚会忧心后事。国家更是同样的道理,减少赋税、鼓励农耕、大兴水利、多开井蓄塘。切不能忘了稽会挨饿的教训。广纳贤士,以仁治国,以德代刑,夫人们织布,君可同民同耕,待粮满仓,布丰足,水利大兴,养兵无忧。”
计然接着说:“军中赏罚分明,不分贵贱,人人平等,有功必奖,有错必罚,勇猛杀敌者,重奖,加官封爵,取消奴隶身份。推行慈孝,使民孝悌,孝生义,义生忠,爱惜农民,爱护良田,大力种植和养殖畜牧,战时可为力,饥时可充粮。还富于民,民复于耕,耕则富国。日溅强盛,这样战争爆发,就处于上风,也有了与强吴对抗的实力,不怕不成功。”
勾践用了计然的方法治国安民,只用了七年时间养精蓄锐,就一举灭了吴国。
计然在与勾践长谈后的第二日,就早早的归隐深山,世间再没有出现过他的行踪,就连弟子少伯,从那一天起,再也没见过师父了。
越王灭了吴国后,感恩夫差当年不杀之恩,没有杀他,下令将他和他的大臣亲眷圏禁在舟山。夫差也曾想学勾践卧薪尝胆后复国,但他没有那么幸运,没有勾践的复越三绝。眼看复国无望,愧对祖先,心灰意冷地夫差自刎而亡。
等勾践处理完夫差的事情回来,发现自己的军师范蠡留下一封长信,悄然离去。
范蠡归隐江湖。
“一叶舟,五湖游,闹垓垓不如归去休。红蓼滩头,白鹭沙鸥,正值着明月洞庭秋。进西施一捻风流,起吴越两处冤仇。趁西风闲袖手,重整理钓鱼钩。看,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