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始祖会议(1 / 2)
在宿主身上识别出只有人类和现已灭绝的人类近亲尼安德特人与丹尼索瓦人才有的基因。这种名为“arhgap11b”的基因有助于基底脑干细胞繁殖,从而导致人脑发育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神经元,使负责说话和思维等高级认知能力的大脑体积增加。
乃是五十万年前的某个刹那间突然出现,由始祖们所给予,它的到来才使得“我们”进化为人,并彻底区分开人类与动物……
李牧尘的脑海里,似有层不出穷的尘封“往事”启现,人类从来不是物竞天择出的产物,而是始祖们的基因工程实验品,如果没有那个基因的话,人类到现在也还是原始的猴子,宛如是《圣经旧约创世记》里,亚当所服下的果实。
而他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看见”了久远到上亿年前的景象,远近山峦,在云海中出没无常,宛若大海中的无穷岛屿,时隐时现于“波涛”之上。
每座“岛屿”上都有伟岸的身影屹立,极为可怖的压迫,而他也是当中的成员,却是位于身材并不高的男人后方,头顶冕冠,穿的是玄衣、白罗大带、素纱中单、赤舄等构成。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即所谓的“十二纹章”纹样。
从侧边望过去,那双淡金色的重瞳,给人的印象很是深刻。
而与之对立的是个“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的老人,身上所穿的衣物区别很小。至于其他的人,要么是相距太远,要么是有云雾遮挡。
李牧尘听不懂祂们在说什么,
正所谓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也。好在先民也有自己的注音方法,并有专门研究语音的记述,
作为合格的高中生,
他当然会有所涉猎,
譬况:用形容性的语言来说明某字的发音状态,例如《释名·释天》:“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高显也。清、徐以舌头言之。”
读若:用发音相近的较常见的字来注明字的读音。比如《说文解字》:“琎,石之似玉者,从玉,进声,读若津。”,“玽,石之次玉者,从玉,句声,读若苟。”
还有反切法:利用两个字来拼注别的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同声母,反切下字与被切字同韵母同声调。这也是古代所用时间最久的注音方法。
如都:当孤切。海:呼改切。酽:鱼欠切。(都、海、酽为被切字;当、呼、鱼为反切上字;孤、改、欠为反切下字。反切法总结来说即是“去尾剪头”。
古时的声调是平、上、去、入,到了现在,变化成这样:”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
但是这些人的交谈声,看似是在用唇舌发音,却并没有利用上声带的振动,以及双腔的共鸣,像是在模仿人类?而且语音、语法和词汇也……忽如其来的,李牧尘知晓了祂们在说的话,言语依旧,却明悟了其重的意思。
“……神代不可太久,否则会影响到帝座的出现……过度干预尘世的人类文明进程。”发话的人头颅很尖,仿若是干戈对立,穿的也是冕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