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 / 1)
当我感觉自己从水面浮上来了,过去几年像做了一场梦,又回到熟悉的世界,我立马把好朋友约了出来,跟她见见面,因为我要跟熟悉的人说说话聊聊天,让她看看我有什么变化。能跟我聊天的就这一个朋友了,虽然她只知道我一头扎进古书里,还时不时让她打坐练气功,也不知道我一天在琢磨什么,我外在的生活状态她比较清楚。见面后我告诉她自己的感受:“我感觉自己做了一场梦,好像知道了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但是又觉得不太可能,我又讲不清楚,一些我觉得讲清楚了大家都听不懂。”她说“你要相信自己,也许你真的有超越一般人的感知力。”她跟其他人不一样的一点,不管我说什么她会认真听跟我讨论,其实我知道她很多都不懂,但是她不是直接拿自己固有的看法来评价我说的话。然后我告诉她我想辞职闭关修行一段时间,工作对我影响太大,也许行住坐卧皆可禅定,但是在这之前需要一段没人打扰的时间。朋友支持我的想法,她是第一个让我感受到有人尊重我的想法和看法并顾及我的感受的人,那是从未有过的感觉,第一次知道原来真正的朋友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在体验到这个感受之前我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被忽略,而且从未意识到,似乎很早就发现总是跟大家的想法不太一样,我不敢说因为会被笑话的或者被言语打击,也不敢敞开心扉跟别人来往,因为别人总会觉得我很幼稚,我一直在努力和大家一样,那种相同会带给我安稳的感觉。也从来都没觉得自己是内心敏感的人,一直在够别人定的目标哪里顾得上想这些,根本想不到,现在想想好像是,总会担心各种各样的事情,适应环境超级慢,适应新班级新同学差不多需要半个学期,现在不轻易换工作的原因也是因为新环境总是让我恐慌,医院、商场、学校、盖章的地方等等我都害怕去,只要是陌生的地方我都很抗拒,还有让我在很多人面前讲话就跟杀了我差不多,我不喜欢被关注,太折磨我了,直到现在只要让我去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一件新的事情,哪怕是小事情,我都会紧张,记得很早以前我妈问过我的一句话,“为什么对别人来说简单的事情对你来说怎么就这么难?”我当时还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更加觉得是自己胆小怕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应该是刚上学那会需要一下子接触很多的人,在陌生环境中我特别难受,每天还有被迫做很多不懂的事情,然后就问我妈,“你为什么要生我,为什么你生的不是别人是我,我一点都不想来”到现在我还记得问这句话的时候的心态,崩溃的感觉,但是我从来不哭不闹,不动声色,全靠忍,就像个信息收集器关注着周围的一切人事物,小小年纪都已经感受到人间疾苦了哈哈。在我躁郁期间陷入非常痛苦的黑暗中时我会担心自己失控自杀,但是我没有自杀的想法,虽然绝望走投无路不知道怎么活下去但是我不想死,反而频繁出现自杀念头是在童年,也就是小学时期,太煎熬了。大学毕业的那一天我是最后离开的,看着空荡荡的宿舍我感觉自己在做梦,明明前几天大家还在说说笑笑讨论着八卦和以后的生活,转眼间都匆匆忙忙地走了,那种感觉可能就是贾宝玉兴冲冲跑回潇湘馆后看到空荡荡的房间,眼前熟悉的器物承载着曾经所有的记忆,但是人没有了,我好难受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那种情绪,它不是单纯的离别,是‘我’的一部分没有了。我没有承受贾宝玉所遭遇的巨变,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快速接受周围一切的变化,这几年太多的改变我难以消化,后来我告诉自己要接受这样的人来人往物是人非,没有什么是恒常不变的,所有的眷恋与牵绊都是徒劳,就像想要抓住易散的云彩,只会带来痛苦,我努力去适应,我时常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在做什么,偶尔环顾四周心里茫然,问自己为什么现在的生活是这样的?接下来的人生要做什么?现在的生活是我选择的结果吗?突然发现一切由不得我,那我的人生是谁在掌控?就这样随着时间流逝心也越来越矛盾。很早的时候我已经在担心我爷爷奶奶会死,我爸妈会死,我会死,所有的人最后都会死,那种害怕萦绕心头,但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不去谈论死亡,我也忙于应付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大家都被恐惧驱动着去奔劳但是不会去寻找恐惧的源头,因为一直以来都是如此。这样看来我简直是焦虑与抑郁的完美候选人,而且是储备多年的候选人,没有什么童年,也没有什么青春,所有的努力现在看来是那么愚蠢显得可笑,可能注定要经历这样难以承受的痛苦换得觉醒,还好挺过来了,这样也好,长痛不如短痛,不用等年老的时候回首一生然后感叹人生如梦。
不管是亲情还是友情,哪种感情又能轻易放下,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不能贪恋、紧抓着这些情感不放,不然那个‘我’会一直存在,想要一直抓紧。还是那句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各得自在,所以我会完全放开,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再相互关心,这并不冲突。我曾经也羡慕过别人,情侣间朋友间父母间那种亲密的关系,但是我无法跟别人建立起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当时还觉得特别失落难过孤单,后来我发现是因为我能快速捕捉到别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情感,我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很容易产生悲悯或者厌恶的情绪,确实无法走近。现在我向往的关系就是能静静呆在一起哪怕不用太多交流两个人都觉得很舒服,跟自己独处时一样自在,这就是我认为的最亲密的关系、最好的情感。周末偶尔我会跟朋友一起在小树林中绑两个吊床,朋友看坛经,我看庄子,吊床轻轻摇晃着,听着很多鸟的叫声,阵阵微风略过我的皮肤,地上和身上投射着斑驳的光影,看着在风中摇晃的树枝和快速煽动的树叶,静静感受内心深处的深处的愉悦,并细细琢磨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无为而无不为我差不多猜到是什么意思了,庄子里面有答案,这种感觉真的太美妙了,好想让所有的人都感受一下,真希望时间能停止在这一刻,偶尔我们会讨论类似神仙存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会不会他们正在看着我们讨论他们存不存在,会不会他们也在讨论‘这两个小贼竟然敢妄加讨论我们’哈哈。突然想到了兰亭集序,也许它能成为排名第一的书法作品并不只是因为王羲之的书法造诣,还有它的内容,和一两个朋友所在的地方,“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这是中国历代最有学识的人,其实也是每个中国人对生活最高的向往了吧!当然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游无何有之乡,处圹埌之野,知生死存亡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