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苏樱(1 / 2)
沈忧之和怜星下山之后,沿着长江水路向东而行,出川入鄂,见识了数不尽的风土人情,最终在汉阳码头停下。
汉阳乃是航运中转的重要节点,也是众多水路交汇的中枢,每天都会有无数船只再此地停靠。
两人甫一下船,便见识到了码头的热闹。
垒货的脚夫,进货的商贾,摆摊的渔民各行各业的人汇聚在一起,呼声震天,喧闹非常。
“来来来!看一看了啊,新鲜的长江水货啊!”
“要住宿的瞧一瞧!本地最好的客栈!”
“唉!让一让,让一让!卸货了!卸货了!”
“开工了!开工了!都别睡了!”
这一声声的吆喝,无疑都彰显了当地人的生活,蕴含了本地的人文风貌。
虽然烟火气浓厚,但沈忧之和怜星都不喜欢凑热闹,所以并未在次地过多停留。
怜星久居深宫,此回更是第一来到荆楚之地,故而感到十分新奇。
尽管本地的许多方言她听不明白,但也因此有了别样的新鲜感。
“久闻荆楚古迹甚多,我们现在要去哪里?”怜星好奇地问道。
荆楚位于长江平原,孕育了数千年的文明,自然是名士辈出、古迹甚多。
但要说其中最出名,当属黄鹤楼无疑——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就连诗仙李太白都为之折服,无奈留下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叹息。
人文与地理总是相辅相成的,地理养育了人文,反过来人文也会让地理更具历史气息。
黄鹤楼催发了崔颢的诗性,崔颢的诗文也同样提升了黄鹤楼的名气,让这座始建于三国时期的楼阁,历经千年风霜后仍旧为人称道。
话虽如此,但黄鹤楼位于蛇山之巅,与汉阳仍有一江之隔,所以沈忧之并不打算直接去那里。
“先去龟山,再去蛇山。”沈忧之缓缓说道。
龟山位于汉阳,蛇山位于武昌,二者隔江相望,一起构成了“龟蛇锁大江”的壮观奇景。
传说武当的张真人便曾游历龟蛇二山,并于梦中得真武大帝座下的“龟蛇二将”点化,这才寻至武当山建立道统。
“好。”怜星微微颔首。
龟山前临大江,北带汉水,西背月湖,地理位置颇为险峻,但山势并不高耸,山形微微隆起,如同一只巨龟。
相传大禹治水到此,遇一水怪作乱,数载不克,后得灵龟降伏水怪,治水成功。
灵龟化为一山,即为龟山。
故而在龟山之上,有禹功矶,禹王庙,摩崖石刻等记录禹王治水功绩的遗迹。
当然,相比于后世的旅游景点,当下的龟山十分原始,放眼望去尽是密林杂树,难见半点人烟。
尽管山路崎岖,但对沈忧之和怜星来说,依旧如履平地。
两人缓缓穿行在山林之中,享受着难得的自然气息。
少时,怜星忽地一声惊疑:“咦?”
沈忧之循声望去,只见山间隐约有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在摸索着什么。
若只是普通的采药童子,自然无法吸引怜星的注意。
但那小小的身影,却显露出一种让怜星无比熟悉的气质。
恍惚间,她好似见到了小时候的邀月。
那时两人稚气未脱,天性未泯,经常相约在山林间玩耍。
现在想起来,那便是她们姐妹之间相处得最愉快的一段时光。
没有任何的勾心斗角,也没有争强斗胜,只有纯粹的姐妹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