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治世能臣(2 / 2)
乡民想了想:“咱们豫州还能有别的使君吗?应该是豫州牧,刘使君。”
许耕急忙让出主位,命人重新摆酒,上新碗筷。
“看看我这帻巾衣装没问题吧?”
“没问题。”
许耕又整理了一下衣帽,迎了过去。
“小民许耕,拜见使君!”
许耕在曹操面前躬身一拜,许褚急忙介绍:“主公,这是储的兄长,许耕许伯健。”
曹操回礼:“原来是族长,有礼了。”
许耕看曹操,此人面露奸诈之相,和传言中面相随和的豫州牧相去甚远。
不过,人不可貌相。
许耕一抬手,自己早已安排好的乡亲们,一起唱了起来。
“贤臣子,豫州牧,自到此,民丰足!”
许褚一听,急出一头汗。
“兄长,你搞什么?这位是司空。”
许耕一听,身体一怔,赶忙回身叫停乡亲们。
曹操笑道:“族长认错人了,某虽然也是使君,但是扬州牧,而非豫州牧。”
曹操依旧保持笑容,只是心里有些酸。
曹操感觉,若论州郡治理,自己也不比刘琰差,为什么没有百姓给自己编歌谣。
许褚帮忙解释:“兄长,这就是之前我们逃荒时,收留了乡亲们的曹司空。”
许耕笑道:“司空,原来你是许褚的主公啊,小民知道,你也是个好官。”
曹操顿时喜上眉梢:“有没有唱我的民谣。”
许耕想了想:“好像没有。”
曹操面带怒色,到主位坐下。
“我曹孟德少举孝廉,为官清正,杀贪官,绝淫祀,至司空任上,又兴修水利,开起军屯,兴办学堂,教导百姓读书识字,百姓就不念着我的好吗?”
许耕一脸懵懂。
曹操才想到,谯县刚刚被朝廷接管,屯田、崇学二策,还没有普及。
只是不知道,刘琰为何能快速打造官声,这么快就笼络了豫州的人心。
“族长,不必客气,许褚是我的武卫将军,咱们不是外人,快请坐。”
许耕和许褚并为一桌,在首座坐下。
曹操笑问:“豫州牧刘使君接管了谯县,不到一个月,谯县怎么就民丰足了?”
许耕拱手:“刘使君一来,乱兵贼寇尽皆束手,以往欺压百姓的豪强也都搬走了,大片土地给我们耕种。”
“为了应对春荒,刘使君发了粮食,每户一百斤。”
“这些粮食都是未脱壳的麦子,刘使君让我们将麦子脱壳,弄成精粮,再研磨成面粉。
“随后上交五十斤面粉,剩下的五十斤面粉加麸糠,就给我们留下。”
“大伙们利用年关,出些力气,就能保住春荒有粮可吃。”
“这里还有大片无主的桑园,妇人们养蚕缫丝,织造锦帛,可以换钱。”
“刘使君说,过了年给咱们发放些猪仔,平时用剩菜剩饭喂养,一头猪养肥了,可抵得上一年耕种的收入。”
“还有,刘使君发放生铁片,我们用小锤敲打至三分之一厚度,还给左将军部,也可换钱。”
曹操心头一惊,刘琰是把整个军队的供应体系和百姓民生深深结合了。
如此一来,别说养三十万军队,即使养百万大军,也不算什么难事。
曹操点头,捋了捋胡须:“五十者衣帛食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刘使君果然是治世能臣。”
曹操不知道,刘琰上一世跟过诸葛亮,专门学习过军民融合之策。
曹操急问:“族长,这里可有刀笔。”
“宗祠里有。”
“劳烦族长取来,刘使君的治理之策,某要好好记录下来,多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