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土地入股(1 / 2)
朱厚璁并没有像是这个世代的人习惯的繁文缛节,作为一名来自二十一世纪,接受过政治教育的他很清楚,眼前的这个大明帝国并非是靠着一些穷酸儒生口中虚无缥缈的道德伦理的联系起来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出自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真正将整个帝国凝聚在一处的只有三样东西。
真正控制四海,行使政令通达地方各级官吏衙门的中央朝廷。
遍布天下,用以镇压地方和抵御外部威胁的边镇卫所军事体系。
以及江南发达的手工业,和大明统一庞大的内部市场。
土地和金钱才是让这个国家能够依然维持存在的纽带。
各方势力是因为利益而凝聚在明帝国的战车上的,也终将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分道扬镳,自相杀戮。
甚至可以说,所谓科举,朝廷,内阁,不过是各方势力争夺大明随着皇权衰落,已经快被瓜分殆尽的国家资源的一种方式罢了。
在这些现实的东西面前,儒家几千年来提倡的仁义礼仪是如此的苍白。
苍白到即使是那些凭此跻身朝堂,学富五车的大学士们恐怕都不见得真的像他们表现的对儒教的那样虔诚。
毕竟,如果他们真的虔诚的相信那些东西的话的,也不至于让朱元璋表示要万世不改的‘皇明祖训’成了一个笑话。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仔细想想,皇明祖训也就是对文官有利的时候搬出来威胁一下皇帝,没用的时候就假装不存在。
所有人都在认真倾听,毕竟,朱厚璁现在说的话直接关系到他们自己乃是家族几十年的未来。
“如果主动归还田土的,朝廷会以归还多少赐予爵位官职,能在卫所原有土地规模上捐助土地一千亩的,恩荫子孙一人,入国子监。”
“而能捐土两千顷以上的,朝廷可赐爵二等,若是能协助朝廷理清北方土地的,朝廷记录在册,五军都督府职位凡有空缺,必优先考虑。”
朱厚璁说道。
皇帝公开的买官卖官,无论在任何朝代上都要广受批判。
但有一个问题,皇帝问什么要卖官。
正常来看,只要皇帝不铁了心要搞修长城,挖运河这种举全国之力的庞大工程,或是统治期间不顾底层人民死活全面扩张,四面出击,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军事负担。
一般情况下,个人享受所消耗的资源无论,怎么看都不至于搞垮一个国家。
无非是朝廷税收在王朝后期急剧减少,阶级上升途径被门阀士族所完全垄断。
皇帝成为摆设,士族集团控制朝政,国家财政体系几乎崩溃。
中央朝廷靠着官位买卖勉强维持国家的运转。
朱厚璁也不清楚历史上那些皇帝荒诞无道,即白痴又离谱的故事到底几分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但是帝国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很简单,朱厚璁需要继承武宗时期未完成的任务,重新从盘踞北方的地主豪强手中抢回属于国家和朝廷的土地,再次整顿边镇军屯,让军户人人有地种,不再会因为饥饿贫困而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