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著书与废后(1 / 2)
范仲淹自收到姬长卿的稿子后,每下值便翻阅他的稿子,他已经答应姬长卿,会为他的这两篇书稿作序。
姬长卿对于易的理解,颇为新奇,此前还为有人对“易”解析的如此透析。
这本《文王易释》不下于后人对易经的注释研究,这也难怪他的弟子王冲说:“夫子好易,而精易,虽不卜卦,却深知易理,乃当世易学大家。”
姬长卿的《文王易释》从先天八卦讲起,到连山、归藏、周易三者的发展,以及文王、孔子对易的不同注解诠释,而《文王易释》在前者的基础上,引入“变易,不易,简易”三种不同的变化运动形态。
变易:就是指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世界上没有决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在人事上同样如此,这个世界没有恒常的,一切都是无常的。
不易:就是事物不管怎么变,都有其内在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就是道所刻画的,不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界,都有着其内在的一套运行逻辑,大道无为,大道无言,万事万物最大的不变的规律就是变化本身,也就是最大的不易是变易。
不易,也就是指其内在规律的客观实在性。
简易,世界上任何复杂的事情都是简单事情的叠加,不论多么繁复的规律,多么繁复的结构,多么繁复的理论,真心解析出来,都是一个个极简规律的综合,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到了顶端都是平常平淡自然了。
如果一个学问,概念繁复,壁垒森严,那么一定逐渐僵化,并且绝对是人为故意堆砌的结果,大智慧的人几句话就把其中的真东西讲完了。
真正的学问不复杂,不论是易学还是学问体系,核心的就那么几点,其余的复杂的主要就是看细节了。有心把其中搞复杂的,绝对是智慧壁垒的,简易的另一重意思,是智慧到了一定高度,看什么都是“吾道一以贯之”。
为了让人更清楚的理解这个状态,姬长卿还配上“太极混元图”,用太极来表示宇宙物质世界的一切物质和事物均是由阴阳或正反两方面的相对物质组成的。
正所谓:‘无阴则无所谓阳,无上则无所谓下,无左则无所谓右,无善则无所谓恶’,一切事物均在对立中作用而成就,在对立矛盾中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中发展、壮大、盛衰、灭绝,在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事物的生息往复,无限循环。
这《文王易释》的总纲,其次是姬长卿对于各个卦象的理解,及对应的现象的注解,从乾卦到未济卦以及所对的现象,对国家、个人的启示。
这篇《文王易释》范仲淹每每读完,都有所收获,乃至他在当值时的都要随身携带。
文彦博,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人。天圣五年,文彦博进士及第,任殿中侍御史。
文彦博每路过见范仲淹府衙门前,都见他只要一有空,便会看一本书,于是很是好奇,上前问道:“希文看的是什么书?何以如此手不释卷?”
范仲淹笑道:“这是我的一位朋友写的书,他准备刊印成书,请我帮忙审阅一番。”
文彦博闻言,又是一惊:“哦,能让希文兄如此痴迷,想来定有什么独到之处,不知可否让某一观?”
“到也没有什么?只是宽夫看完记得还我,我还没有看完!”
言罢,文彦博苦笑,看范仲淹如此舍不得,文彦博对其中的论述更加好奇了。
接过书,文彦博先是看到书名:“文王易释?”
文彦博从书名,便已判断出书的内容,耐住心中的疑惑,继续阅览下去,却发现作者署名是两个?
似乎另一个人的名字,像极了一个女子?
文彦博抬头,正欲发问,却发现范仲淹已经在起草文稿了,不好打扰,只能带着疑惑,继续阅读下去。
“昔伏羲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数,以合六驳之变,而八卦虽得,却未道也!后者制卦,出连山、归藏易理,及至文王拘于羑里,作周易,孔子注释,韦编三绝。